昨天,听到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说有群众到县里反映,村干部骗取农户的粮食补贴给农户缴纳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费用,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由得叹息:现在的基层干部真难当!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该说对农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要办好这件天大的好事,发挥乡村干部的作用少不了。事实上,几年来,向群众宣传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和到群众中筹措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等工作,大多是由乡村干部完成的。现在,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将信将疑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积极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越来越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正确地对待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筹措问题。有些农民宁愿将钱用来打牌赌博和购买地下六合彩,也不愿将钱用来缴纳新型合作医疗的集资。有些农民则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认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用处不大,关键还是靠本人身体健康。甚至一些曾经得到过新型合作医疗救助的农户,也不愿继续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真是“人过一百,形形色色”。
尽管经过了好几年的试点,一些地方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比率之所以有那么高,其实是在上级的强硬驱动下由乡村干部实现的。每年,上级政府对乡镇政府都规定了本年度要完成的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比率,并将它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乡镇政府为了完成任务,逼迫乡村干部想方设法让农民缴纳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费用,方式方法不外有1,能够在群众中收缴则收缴;2,能通过其它方面扣缴则扣缴;3,或者是由乡村干部冒风险替农民垫付,日后再想办法将这部分钱收回;4,由村集体经济统一支付,但这种情况很少见。这就很难避免乡村干部为了使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而去干一些与政策不符的事。象上面提到的群众状告村干部骗取农户粮食补贴款的情况就是如此。
出了这样的事,让乡村干部受气不说,更让乡村干部难以理解的是,现在上面每年有粮食补贴款给农民,有退耕还林款给农民,还有其它的款项给农民,所有这些加起来,人平所得金额超过了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集资款,为什么不考虑从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集资,而偏偏要乡村干部到农民中收取呢。正象一些乡村干部说的,上面的人做好人给农民发钱,下面的人做恶人向农民要钱,这到底为的是哪般?
由此可见,这种上面给钱下面要钱的做法,要遇到来自两个方面的障碍:心理上的和技术上的。在心理上,基层干部对这种做法有反感,群众对基层干部不信任;在技术上,增加了行政成本,影响新型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如果单从资金上来考虑,我们完全能够建立一种普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国家出资,让农民享受一定的医疗救助,没有必要由基层干部挨家挨户地各农民筹措。如果要考虑农民的意愿,则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拉开对农民的医疗救助水平来实现,如规定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配套的,提高对农民的最高补助限额。反观现在的做法,从效率上说,国家用来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配套资金并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即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