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抉择有规律,但社会的发展却不是宿命论
流水从高处流到低处,这是水的物理规律,相同人总是从低处走到高处,这是人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尽管人是有生命的,有自己主观选择,但我们会发现,我们仍旧能够从历史中找到一些人在对未来决策时自身的客观规律。
当人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按照当时自己认为的自身利益最大化作选择,这就是人的规律。常见的如市场经济里的资本趋利。而每个人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认识和选择,又由于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形成的世界观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从而会有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采取不同的取舍态度。
下面我们说几个事例来分析一下人本身具有的规律,我们来说一下三国第一谋士郭嘉成功预测未来的案例。郭嘉这个人对人性的掌握十分了得,可以说他掌握到了很多人性的规律,并针对不同人的性格作出惊人的预见。
比如在官渡之战前,郭嘉从性格等方面分析了袁绍的劣势,曹操的优势,认为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最后官渡之战结果以曹操的胜利应验的郭嘉的准确预见。(当然如果今天的人如果有这样的准确预见性,比如分析国管理经济的人性格来分析未来决策,如人民币升值,如政策市推高股市的程度,那么无论在期货市场上,还是在股票市场上,都必然会取得不菲的战绩。)
比如在打不打吕布的问题上的分析。那时袁绍占领整个河北和豫北,就是郑州以北,曹操在许昌,吕布在徐州。郭嘉建议先打吕布。有人说,打吕布,袁绍打过来怎么办?郭嘉分析,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见事迟,得计迟。袁绍一定不会打许昌。于是曹操就去打吕布,结果袁绍正如郭嘉的预见那样没有发兵,曹操把吕布打败了。
比如官渡战后袁绍病死后,曹操乘胜进攻袁谭、袁尚,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连战数克”。这时,有人主张加强攻势,彻底铲除袁军。郭嘉则主张缓兵以待其变。他认为谭、尚都深得袁绍宠爱,袁绍生前又无立嗣,兄弟二人之谋臣“必定斗其间”。如果攻之急,他兄弟二人将合谋图外;相反,“缓之而后争必生”,“不如南向荆州假装征讨刘表,以等待他们出现内乱,内乱后再征讨,这样可一举拿下。结果果如其言,曹军停止对袁军征讨后,袁氏便出现内讧。曹军回兵各个击破,遂平冀州。
再比如郭嘉对小霸王孙策的命运预见,孙策当时威震江东,曹操也对他畏惧三分。但郭嘉却说孙策为了平定江东,杀了不少有实力的地方豪强,犯了众怒的孙策自恃勇力过人而轻于防范。所以是“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只要有一个刺客,就可以要他的命。郭嘉断言,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结果孙策就是这样一个死法。
谁说未来不可预测,由于人性生命一样有规律可循,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历史上一个个惊人的成功预测。这些预测都符合德国科学家威纳"海森堡提出的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能预测事件发生的结果但无法预测事件发生的时间。就是说人类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但不是那种宿命论。我们能通过掌握人类社会的规律来创造未来的社会。至于未来创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只要我们的文化向往什么样的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发展就会象什么样的形态发展。比如印度相信佛教,相信生死轮回,结果国印度几千年都在贫穷里徘徊。
但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所以主导以后每个人的人生选择上也必然是不同的。一个人爱美女胜过金钱,那么在一个美女多的岗位一和个金钱多的岗位选择时候,他就会选择美女多的岗位,李密不要江山要美人就属此例。再比如一个人看气节胜过生命,那么他在抉择上,往往会直面死亡。著名的如文天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属此例。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作选择,这是相同的,是规律。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不同。比如对待都是皇帝的问题上,岳飞、袁崇焕选择忠君,而刘邦选择的是造反,曹操选择的是挟天子令诸候。这都是自己不同人生价值观下导致的(只能说后者了被封建文化熏陶的不深的缘故)。
我们来分析一下华盛顿建立民主政治和毛泽东建立独裁政府之间的区别,可以说华盛顿的建立民主政体的抉择,以及毛泽东至始至辞终掌握权力的抉择,都是他们不同文化下产生的不同价值观下的必然选择。这是规律,也是必然。蒋介石最终将权力传给蒋经国,也是中国文化的必然。当然我们还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是林彪掌握了中国的最大权力,他也很可能会选择独裁,因为他也是地道的受中国封建文化熏陶者。相反周恩来就不会,因为他有旅欧经历,接受过西方文化。同样假设是孙中山取得了天下,那他一定不会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孙柯的,即使孙柯有这个能力。孙中山如果取得天下,一定会建立中国的民主政体,成为中国的华盛顿。这是其基督教文化以及其一生要实现的“三民主义”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孙中山这样做是他的利益最大化,他要的是从上帝和人民那里得到的奖赏。至于台湾后来的放开党禁,蒋经国的最后开明显然也是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的人,他会为了人类的事业牺牲自己,或者将一生投入其中。而封建文化熏陶过重的人,更多的人会为了皇帝的家天下不惜自己的生命。而什么文化都没有的人,这样的人在利益选择上,往往以动物的本能来作选择依据。
我们知道合理的文化其宏观和微观必然是统一的。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是正确的(包括他接受的文化),那么他的世界也必然是正确的。中国文化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皇帝,他导致的微观和宏观都是不正确的,比如改朝换代时的“立一帝废一帝”的残酷,比如做皇帝都必须三宫六院的自然,比如男尊女卑导致的女子缠足就对人身体的伤害,再比如中国的五行理论,比如义和团靠神功怪术来抵挡现代化的枪炮,这些都是微观和宏观的不统一,但在封建文化下都是被所有人接受的。而反观西方世界公平诚信,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现代科学高度发达,国计民生都很不错。人人平等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小到每个美国公民的民权(人活的有尊严),大到美国维持世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都是和谐统一。这是合理文化价值观下的产物,他的文化系统也必然是合理的。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每个人都能被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被合理运用。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一定是高速发展的,也一定是没有痛苦和眼泪的和谐的社会。所以,不管我们的社会成员的信仰如何,我们都会希望未来建立一个真正公平、诚信的和谐的社会。这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所以说,形成对我们都有好处的价值观的文化,必须是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的。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可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圣经》《创世纪》第一章 26、27节)
神按神的形象造人,不单单是是有耳、有眼、有手、有腿的物质的形象,更是使人类在思想、道德水准上有神的完美形象。并且要让人来管理世界。当然,我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增长,人类始终是会走出地球管理世界(宇宙)的。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我们人类的确是一个逐步完美的过程,虽然今天的人道德、诚信仍旧败坏,但毕竟是相对以往的愚昧,已经是有了很大的进步。起码有了很多象比尔盖茨、芭非特这样拥有着比较高尚的人生价值观的人,起码有美国的民主政治这样公平、诚信的大秩序得以建立。
国家民族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当然这个必然性在于我们国家民族所接受的文化,我们国家、民族要去的方向,以及每个人对人生观的对人生意义的最大价值的取舍。当然好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决定好的方向。中国不缺少有谋略的政治家,唯一缺少的是一个能推动国家走向和谐,宏观和微观统一的正确文化,正确的价值观。但今天无论是皇帝和武侠充斥的媒体的宣传,还是不惜一切代价把经济搞上去的政策引导,我们都找不到传播这种为民众利益、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文化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