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马云是我极为崇拜的互联网领袖之一。可以说是顶礼膜拜。
其次,马云在BTOB领域的阿里巴巴和CTOC领域的淘宝,在市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他有点骄傲了。有点飘飘然了。以为自己是上帝,全能的上帝——再重症于身的雅虎中国,他认为自己也能让它起死回生、做到妙手回春。
这是犯了大企业的盲目扩张病。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后,就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在熟悉甚至不熟悉的领域,能简单的复制成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分析认为:近期谢文的下台意味着杨致远对马云的不满,因为谢文和马云在雅虎中国的发展战略上有高度的一致。实际上在雅虎中国的问题上雅虎美国已经对马云失去了信任。据接近杨致远的人士透露,经过一年多的尝试,雅虎美国的高官们已经对马云失去了耐心。
既而更进一步的得出结论:将雅虎中国收入囊中也许将被证明是一次战略失误。
或许,我认为,这真的是个错误。这是马云犯的唯一的错误。也是个天大的错误。
现在的马云,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
更有分析认为:马云一年之前将雅虎中国收入囊中被证明是一次战略失误。雅虎中国不仅没有能够发挥马云预想中的战略作用,而且还打乱了马云多年苦心做成的战略布局。“阿里巴巴本来已经规划好了三年、五年计划,两桌人我准备了三桌菜,已经准备好了,突然出来一个雅虎中国,一下子变成三桌菜来了4桌人了。”这是马云之前对媒体所说的困惑,不幸被其言中。曾鸣不是能够解救雅虎中国的人,否则比谢文更早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的曾早就过来施展他的解救之法了。当然,对于马云而言更加危险的是他可能失去阿里巴巴的话语权。阿里巴巴现在的董事会有4个席位:雅虎和软银各有一个席位,阿里巴巴管理团队有两席。据雅虎美国在2005年10月27日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8k/A文件显示,如果软银之后减持交易完成日所持阿里巴巴股票的50%,将没有权利在董事会中任命董事,而且阿里巴巴也没权利任命董事,协议指定由雅虎增加一名董事顶替空缺。也就是说如果软银退出,阿里巴巴集团的话语权将落入雅虎美国的手中。协议的另一个约定是阿里巴巴管理层持股25%以上才能在董事会中保持两名董事。据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团队在雅巴交易前也只有大约30%的股份,交易之后这个比例可能已经接近25%的临界点。可以想象,雅虎美国对马云由雅虎中国产生的不信任,会很容易延伸到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战略上。面对一个不信任的大股东,马云团队将很难保持战略的自主性。而且假如雅虎美国获得董事会的话语权之后,马云及其团队的身份也将从创业者变身为职业经理人,这样的一支团队是否还会保持创业者的激情?据接近杨致远的人士透露,雅虎中国会在一年之内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出来。假若真是如此,雅虎中国剥离之后,马云是否会从雅虎美国那里要回更多的权利?
这个问题,才是当初马云盲目乐观,脸上盛开着阳光一样灿烂的花儿结出的恶之果。
其实,所有的问题简单化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马云的成功,不是偶然。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能一路披荆斩棘而来,除了马云的“人和”因素外,更在于马云对于“地利”尤其是“天时”的把握和坚持。前些年对于中国互联网现状,我比较倾向于用混乱的战国时代来形容。在那样一个大的背景下,阿里巴巴和淘宝能相继成功,印证了这样一个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一般法则:成功的企业(品牌),除了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以外,还要满足人们更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阿里巴巴能把市场领先者慧聪网甩至身后,淘宝网从EBAY易趣一只独大一枝独秀的CTOC领域狂奔而来,均遵循了这个正确的道理。而回过头来看看雅虎中国的慢慢死亡,也不是偶然。他是一步又一步、一次又一次的错失了互联网的“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天时”。在门户发展之初,他忽略中国市场,在SINA、SOHU、163已经茁壮成长了,他才开始发力门户。等到BAIDU和GOOGLE已经占据着搜索领域的至高点时,他又开始发力搜索......他的失败在于,总是一次又一次在成型的市场里做后来者,而且不断变化着新的面孔,让体验者(互联网领域的消费者)无所适从,无所定性。所以,本来想促成伟大事业的马云,却依旧不知道,在现在而今眼目下的互联网领域,该如何来给雅虎中国这个“老”孩子穿衣示众?
可是,雅虎美国——这个“老”孩子的妈妈,能给马云那么多时间去慢慢考虑慢慢尝试慢慢变换吗?况且,他想给,市场也给不起!
最后,我想说的是:马云,你不是上帝!
不是我认为你不是,而是你真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