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
中国传统文化到悉尼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5/3澳洲悉尼大学 档名:52-121-03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讲到了择偶的问题,因为五伦当中夫妇之伦相当重要,所以《诗经》第一篇才会提到男女、提到夫妇之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择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看女子贤不贤德,这个态度也相当重要。
刚好有一位朋友,他听完课以后就到前面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我就是只看漂不漂亮,所以娶了以后,现在夫妻相处出了一些问题。他说,不过听完课以后,他确立了一个态度,就是不可以离婚,不离婚,靠自己的德行来转化夫妇的相处,让这个关系往圆满的方向去发展。所以中国人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有德行,有智慧,任何的境界都可以把它转化,都可以让它走向圆满的方向。
《关睢》里面,为什么劝导夫妇之道要用一种鸟类来教导呢?其实这个也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因为成人最重视的,最难放下的是什么?是面子。所以你直接告诉他说,你要对你太太好一点,你这样不对,你直接批评他,他会怎么样?他会恼羞成怒,你管那么多我家的事。所以要避开成人的面子,所以用鸟类来譬喻,因为“关睢”这种鸟类,找了一个伴侣以后终身不换,所以那个意思就是说,鸟都这么忠诚,我们人可以比不上鸟吗?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听懂的人马上就会自我反省,我可不能畜生都不如,没听懂的,我们也没跟他结怨,所以这个就是讲话的艺术。那为什么《诗经》里面有这么多虫名、鸟兽的名称?那都是用譬喻来点醒人,很多重要的做人态度。
《关睢》后面还有一首诗,《关睢》后面的诗提到了“参差荇(xing一种植物)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ao拔取的意思)之”,而这个“荇菜”是在祭祀祖宗的时候,要采集的植物。这个植物谁去采呢?都是媳妇去采,这很有含义,当媳妇去采来祭祀祖宗,祖宗在天之灵看到了,这个媳妇很贤德,他很安慰。所以俗话说,娶一个好太太可以旺三代。那诸位朋友,娶一个不好的太太呢?同理可证,怎么样?败三代。所以要不要谨慎?要很谨慎。
不过,像我们这种适婚年龄,父母就一直催,赶快结婚。我也有很多女同学,她们都三十出头了,也都拉警报了。结果父母就说了,赶快结婚,她就对她母亲说,你都不幸福还叫我结婚,她妈妈想一想,哦,对啊,我自己都不快乐、幸福,还叫她结婚。结果母亲停了三十秒钟,又对她说反正你就是赶快结婚就对了。很多家长说希望他以后孩子快乐就好,快乐就好,听起来标准高不高啊?好像很低。
诸位朋友,你快乐吗?快不快乐?从大家的表情看出来,好像不怎么快乐。我们的人生要经营的快乐,才能教导孩子快乐,我们的婚姻要能经营得美满,孩子才会对婚姻有信心,所以这个“择偶”很重要。
那当然我也都被我爷爷催,我爷爷都说,唉,都不结婚,看到我就摇头。这个时候年轻人很怕,面对这个长辈就赶快跑掉了,越跑长辈越喜欢唠叨你。我都来者不拒,爷爷这么一讲,我就跟爷爷讲,爷爷,我不是不找,我很认真找,他一听眼睛也瞪得很大。我说我假如找得不好,我们的家族会败三代,所以我要很谨慎啊。他说,对哦,对。
所以抉择重要,而抉择还有哪一些重要?抉择朋友。所以很多家长都担心,现在社会这么乱,我的孩子出去了,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坏人?有没有这个担心?但是担心有没有用?我们人生好像很多道理都很明白,但是还是继续犯,明明知道担心没有用,还是继续担心。所以要有理智,人的思考不要顺着自己的烦恼,应该顺着智慧,顺着真理。
《易经》里面就有讲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现在的讲法都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那这一句道理告诉我们什么?善的人会跟善的人在一起,恶的人会跟恶的人在一起。所以当我们的孩子是善人的时候,自然引来的是善良的朋友。所以现在,我们要担心的是孩子是不是一个好人?是不是一个善人?我毕业到现在十年了,迈向第十一个年头,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被人家欺负过。
我的侄儿,他在两岁多,他的妈妈就开始教他《弟子规》,当他在家门外跟很多孩子一起相处的过程当中,看到孩子打人、看到孩子骂人,这个小孩会拉拉他妈妈说,这个小朋友不可以乱打人,这个小朋友不可以乱骂人,他为什么会判断?当我们用《弟子规》教导他,他知道“入则孝”,孝是善。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恶?没那么难,不孝是恶。“出则悌”,他知道“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他懂得尊敬长辈、敬老尊贤是善。那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恶?不尊敬长辈是恶。他知道“置冠服,有定位”很多生活规矩要有,排整齐才不会乱。那他也知道“不谨”是恶,他知道“凡出言,信为先”是善,那知不知道什么是恶?不信。“泛爱众”,爱护众人是善,什么是恶?伤害众人是恶。所以学了经典,学了《弟子规》,他可以善恶分明,当一个人善恶分明,他就会判断好坏,判断什么样的朋友可以接近,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敬而远之。
所以我们从这里要了解到,圣贤人讲一句话很有道理,包含了人生一切事物,都在其中。“万法因缘所生”,“因、缘、果”这三个字你搞清楚了,你人生就明白了。我们来看看大自然当中“万法因缘所生”,所以一颗酪梨的种子是因,它放在这个桌子上,能不能生长?不行,因为没有缘,缘是什么?阳光、空气、水、土壤,所以不结果,有因无缘不结果,无因有缘也不结果。所以交朋友,交到不好的朋友,因在哪?缘在哪?果在哪?我们要看清楚,不然会推断错误。
有一个新闻里面报导到,通知他的父母,说孩子已经犯了很严重的罪了,母亲接到电话说道,绝对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到了警察局,一进去,门一打开,在做笔录的是他的儿子。本来是说绝对不是我儿子,一看到是她儿子,说道都是被那群朋友带坏的,一句话把责任怎么样?推得一干二净。
那为什么是她的孩子被朋友带坏?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孩子被朋友带坏?所以真正的根源在哪?在一个人善恶不分,遇到了恶友,不好的缘,才会结恶果。假如他善恶分明,纵使身旁遇到恶人,会不会结恶果?不会,他会敬而远之。我们身旁没有恶人吗?多少都有,我们为什么没被影响?是来自于我们有判断能力。一个人的判断力,从哪里开始建立起来?他有理智、有智慧。现在年轻人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样有没有判断力?没有了,他下错判断,下错抉择,谁要负责任?自己。不只自己遭殃,家里的人统统怎么样?必须去承受,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很多啊,这是意气用事,而不是用理智、用智慧。
一个人的理智跟智慧越早形成越好,这样他的人生会越走越轻松,假如人生的理智没有建立起来,下错了很多抉择,他人生越走怎么样?越沉重、越多包袱、越多后果要收拾。诸位朋友,您现在越走越轻松,还是越走越沉重?我们学贵自知,一个人要学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状况,我们才知道从哪里开始转变、开始调整。
圣贤教诲断了三代,所以不要从我们这里再继续断下去。所以朋友就提到,为什么我们这么积极要推展中国文化,动力来自哪里?我跟朋友提到,我说我是升学主义的产品,让我自己的人生小鼻子、小眼睛,心量越来越小,生活得一点都不痛快、不踏实,这个遗憾,我不希望在我的学生身上继续发生,这是一个当老师的良心。我在推展经典,常常学生在读着《弟子规》、读着《孝经》,我听了都会感动得掉眼泪,我二十几岁才开始念,他们比我早十多年。
我拿着两本《弟子规》,开车开了三个小时,去找我一个结拜的大哥。在餐馆里面,饭都还没吃,我已经开始一句一句讲给我的结拜大哥听。比方说,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诸位朋友,它只是一个动作而已,但是不要小看这句话,影响的面很大。那我们来思考一下,现在家长叫孩子,小明啊,回答是什么?干吗?我在看电视啦,你没看到我在玩玩具啊,别吵。现在有没有,小明啊,突然有一个小孩走过来,“妈妈,有什么事吗?”有看到这种小孩的举手,拜托通知我一下,他可能是范仲淹转世的,还是颜渊转世的,要把他找出来从小好好培养,才能够承传中国文化,都没有了。虽然只是一个对父母言语的态度,但是它却是一个人对人是否恭敬的根本所在。当一个孩子恭敬心不见了,他的傲慢就来了,当一个孩子恭敬心不见了,他学问想成就都困难。
中国的学问“主敬存诚”,诚跟敬跟一个人的本善相应,唯有诚跟敬,这个人的智慧才可以开显,学问才能成就。所以虽然只是对父母一个讲话的态度,却影响甚深,当一个人对父母都不恭敬,对你很恭敬,你相信吗?相不相信?学问重在内化,内化就可以从他的心观察到他的行为。所以对父母不敬,对你会敬,一定是别有用心,所以你口袋里的钱要拿好,不然会减少。所以一句一句影响的面都很大、很深远。
我这样一句一句讲给他听,突然讲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很悲伤,就哭起来了。诸位朋友,我不是很爱哭,你们不要误会。我确实对人生有很多感受特别强烈,那种惭愧也好、那种感动也好,眼泪止不住。结果我大哥在旁边一句话也没说。等我哭了比较恢复情绪了,他就对我说,他说我听大学教授讲课,也没有人像你讲成这个样子。我接着就告诉他,我说为什么刚刚情绪这么强烈,因为讲到一半,突然感觉假如这一些道理,小时候有老师肯教给我,那我的人生少走很多冤枉路。而人生走了冤枉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不打紧,在这个走冤枉路的过程,不知道讲了多少错话、做了多少错事,让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内心很痛苦,这是我们无法挽回的,所以这个相当遗憾。人生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都会造成终身遗憾,所以因为这个遗憾很强烈,我们不希望我们后代子孙,还有我的学生继续重蹈覆辙,希望他们的理智、智慧赶快建立起来。
而《弟子规》是一个人理智的基础,所有做人处事的纲领都含在里面,古代的孩子什么时候学?五、六岁以前学。诸位朋友,古代五、六岁就会的道理,我们现在几岁才会?有一个长者七十岁,在杭州我们有课程,上到第四天,刚好跟我碰到了,长者跟我说人生第一课,我七十岁才学,很感慨。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缘分,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像我们这样。那一天,我们到澳华历史博物馆,馆长听了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他上台来,他说这一些教导孩子的道理,虽然我的孩子已经那么大了,我一定要把它用在我的孙子、还要用在我的曾孙。理智从哪里来?
智慧从哪里来?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好学近乎知”。所以智慧必然要从学习开始,那学就会有智慧吗?学很多就会有智慧吗?不见得。你看博士读了书那么多,为什么都离婚了?离婚率特别高,他会不会做人?那不见得,所以学习多不代表就有智慧,现在忧郁症的人很多,你有没有看过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得忧郁症?很多是看书看一大堆,看到最后脑子都乱了,想东想西的,反而会得忧郁症。所以学习一定要学对东西,因为在这个时代,你必然要很会判断,知识积累的速度每过几年就增加一倍,所以你看出版品这么多,你看哪一本?要看真理,要看超越时空的经典,你才能证明他讲的话正确。
有一本书叫《穷爸爸,富爸爸》,看过这本书的举手。这本书是畅销书,当然一个人会理财是重要的,但是有比理财更重要的东西。有位母亲买了这个书,她就跟她女儿说,你帮妈妈洗衣服,给你三块钱,帮妈妈洗碗给你两块钱,所有的酬劳都给她写好。结果这个母亲说真有效,我女儿从很懒惰马上变得很勤劳。
有没有效?中国有一句话大家要记住“欲速则不达”,你凡事强调快速,保证有副作用,相不相信?你看,现在交男女朋友结婚、速婚,快一点,“速”的结果是什么?婚姻当儿戏,造成社会问题,所以这个“速”要谨慎。吃东西也要快速,速食,吃出什么?慢性病越来越严重,有没有?婚姻现在强调快速,这都有相当大的副作用。
再来,医学也希望快速,流鼻涕,发烧了,马上西药吃下去,鼻涕也不流了,烧也退掉了,有没有效?副作用,肝跟肾会吃坏掉。听说我们雪梨地方的医院很有医德,不随便开药。其实我小时候去看西医是这样没错,看到我发烧,情况不严重,会建议多休息,多喝开水,不要乱打针,这是有医德。但是现在很多地区,医院就不是这样了,你一来药给你开很多,左右还要给你打一针。
我们看一下,鼻涕不流了,好吗?头不烧了,好吗?其实为什么会流鼻涕,什么会发烧?我们有没有去把原因了解?当感冒病毒入侵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免疫系统会启动,启动以后,跟病毒要打仗。打仗的时候,我们说两兵相交兵器打在一起,锵、锵、锵会怎么样?会发出火花,有没有?会发热,它们打仗也会发热,会发烧,那是你身体的警讯,那是免疫系统在作用。流鼻涕,两军相交会有死伤,所以鼻涕就是你免疫系统跟人家打仗留下来的战果,所以你看到鼻涕要很肃然起敬,我的免疫系统在英勇奋战。但是这个仗打多了,经验就有了,免疫系统很聪明,这一个病毒只要跟它交过手,他马上存到它的记忆体里面,下一次同样的病毒再来,一下就把它清洁溜溜了,所以免疫系统要越挫越勇。
结果现在军队你都不训练,病毒一来,你马上药吃下去,这个药有没有说进去以后,病毒杀掉,免疫系统不杀,有没有可能?你假如发明一种药,吃下去只杀病毒,不杀好的细胞,不杀免疫系统,你假如发明出来告诉我一下,我当你的经理人,因为你会一夕致富,因为这个商品一定会大卖,现在有没有这种商品?没有。这个药见什么杀什么,所以我们看到西药吃下去以后,孩子两、三天脸颊就怎么样?消瘦下去,没有胃口。因为肠胃里面的益菌,被消掉,消灭掉,一没胃口,又吃得少,吃得越少,体质、免疫系统就不增强,所以这是恶性循环。这样的孩子,只要天气变化流行性感冒一到,他必然要去报到,这样的孩子你要照顾多久?这样的孩子他一生,要花多少医药费在其中?
所以有正确的知识,才有力量去解决问题,中国人强调要“道法自然”,不可只求症状,不可以治标,应该治本。所以人与人当中有冲突了,绝对不是切掉就没事,今天夫妻不和了,离婚!就没事了,大错特错。离完婚以后,问题更复杂,孩子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一些遗憾在。而且在婚姻生活当中,时时只看到别人缺点,往后的人生会一错再错,她会想下一个男人会更好,结果下一个有没有更好?所以我们曾经看到一对夫妻,太太结了四次婚,先生结了三次婚,他们那个家族很复杂,可能兄弟姐妹都会搞错,谁是谁生的,天下大乱。
人与人当中的问题,必然要自我反省才能解决,才能用德感化他人,人跟人的良性循环才带动得起来,而不是互相指责。所中国文化有一句心法“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我们人生有什么不顺势的地方,不要怪别人,首先要自我反省才行。
所以快速要谨慎,往往有副作用,最好的方法“道法自然”。今天身体二十年搞坏了,你绝对不要想吃一颗药下去就好了,没有这种事,那做梦才有。所以中医里面就要把你慢慢调养到正常状况,所以能够半年、一年调回来,这功夫相当好。
教育孩子亦如是,很多家长,因我们是启蒙中心,会一起跟我讨论孩子的问题。讨论完以后,我会送他一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教育要以身作则,教育要有耐性,只要父母跟老师好好配合个半年、一年,情况一定会转换回来。结果家长一听到半年、一年,我哪有空?所以要走的时候很恭敬。哎哟,谢谢蔡老师,谢谢,下次我再来请教。一出去以后,有没有再回来?没看到人。但是,往往假如在报章杂志上看到你交几千块钱,只要上两天的课,马上告诉你如何教出天才来,哇!一堆人去报名,相不相信?这个时代的人都贪快,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所以,我们刚刚提到,今天她孩子劳动了,马上给她钱,孩子马上从很懒惰变得很勤劳。过了一个礼拜左右,这个妈妈又跟我们聊到,她说,蔡老师,出状况了。我说什么状况?她说昨天我回到家里,累得半死,我跟我女儿说,女儿啊,那些衣服已经洗好了,帮妈妈晒起来,妈妈给你两块钱。她女儿看看她说,我今天也很累,我不赚了。诸位朋友,家庭是教利害的地方吗?假如连家庭都教利害,那这样的孩子,他的脑子里只有什么?只有利害。当他利害跟父母相冲突了,那他会怎么做?所以家庭不是教利害的地方。家庭是教孝心的地方、家庭是教本分的地方、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所以学习要学对东西,不然越学与智慧背道而驰。
诸位朋友,现在人很喜欢读心理学,假如一个心理学家四十岁写一本书,六十岁又写一本书,那你要看哪一本?六十岁,好。为什么?好,他有了很多的经验。这句话应该这么讲,他应该有比较多的经验,但是这两个“应该”,是不是绝对?这心理学家八十岁又写了一本,你要看哪一本?八十岁更有经验。有心理学家前面写的跟后面写的是不一样的,他会告诉你说,我二十年前说的是错的,我现在这样分析才对,然后他会告诉你,对不起。你想说,我这二十年都照你说的做,我的儿子也照你的说法养,他一个“对不起”,你付出多大的代价?是吧?
所以现在整个下一代的教育都不是、大半都不是中国的教育,我们自己是中国人,请问你的小孩思想里面,是不是中国人的思想?大半都是西方功利主义的思想,大半都是这样,我们把这么重要的事,放在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之上,我们在学教育理论的时候,也常常看到某一个心理学家的理论出来了,他拿什么当理论呢?拿老鼠当实验、拿狗当实验、拿猫当实验,实验出来的结果告诉你,孩子应该这样养,会养成什么?诸位朋友,养成什么?他拿老鼠当实验,拿狗、拿猫当实验,所以教出来的下一代,重视的是欲望,有没有感觉到?请问动物里面有没有教出仁爱、有没有教出孝心,有没有?没有。
所以人跟禽兽什么差别?差别在有道德伦理。所以孟夫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做人,人之“四端”,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就好像人的两只手、两只脚,当“仁、义、礼、智”没有了,人就不健全了。所以下一代,现在脑子里都只有欲望、只有自己,因为他没有这些道德教育。所以中国人的教育是要把人教成“天、地、人”三才,我们念《三字经》念得那么熟,“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所以目标很重要,你的目标是要教养出可以把天地之德演出来的人,还是只是会满足欲望的人?那这个就天差地别了。
所以不是西方的月亮就比较圆,我们已经感受到全世界性的问题,都在青少年教育,而下一代只要坏了,全世界都遭殃。有没有解决的方法?七零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就提到,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可以解决,一种是“孔孟学说”,一种是“大乘佛法”。孔孟学说的核心在哪里?仁爱、仁慈。大乘佛法的核心在哪?在慈悲。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其实不只东方圣哲这么教导人,西方的圣哲耶稣基督也教导人,“神爱世人”,要懂得博爱。所有圣哲示现教诲人,核心都在“仁慈博爱”。那现在,因为从小教育没有仁慈博爱,所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所以要教孩子什么?绝对不是房间找几本书,马上就来教了,一定要教超越时间空间的真理,经典因为已经超越几千年了,几千年前需要孝,几千年后更需要孝。
而孝道,不只中国人需要,外国人也需要。所以我们在图文巴办这个《弟子规》的课,很多当地的澳洲人,坐在前面听,我们坐在后面,讲到闵子骞的故事,讲到大舜、子路的故事,他们坐在前头频频点头。上完课,坐下来,我们跟他们一起座谈,就问他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澳洲人说,做人应该这样,做人应该如此,我们终于了解他为什么在点头,因为听了心生欢喜。所以《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人”指的不是只有中国人,而是什么?一切的人类,这一些德行与他的本性都相应。
我们必然要学对东西,要从经典下手,任何一件事信心很重要,我们要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有信心,他才能产生莫大的力量。学习要有“自知之明”,我们现在要来检查、勘验一下我们的思想里面,有哪一些是西方思想?哪一些是中国人的思想?诸位朋友,你是炎黄子孙吗?怎么没声音?你是炎黄子孙吗?是!好!有一个年轻人,二十五岁了,从小在美国长大,他的血统保证是中国人血统,他思想,哪里的思想?西方美国人的思想。那是血统会影响人生、还是思想会影响人生?思想,对啊,所以我们保证都是中国人的血统,但是思想那可不一定,你要检查一下。
所以有一次演讲,我就问一个问题,当你拿到最好吃的食物,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刚好前排第一位坐了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他没什么思考,他马上说马上吃下去。隔两排有一位四十岁的女士,她说给孩子吃。坐在后排有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家,他说给父母吃,这一个回答很妙啊。诸位朋友,谁才是道地的中国人?但是谁念的书最多?答案不就出来了吗?学历越高,不代表有学问,学问是真正能利人、利己,这才是真学问。
所以西方的思想,它的核心在自我为中心,我们以前念原文书,很多名词都念不出真正的味道出来,什么叫“自我中心”,叫自私自利,看起来“自我中心”,翻译名词,好像还特别高贵,我们都被骗很久了。时时只想自己,与人就会相争,你都要给人家拿好的,人家当然会跟你争起来,所以必然会竞争,竞争无法得逞,会怎么样?开始想办法害他,斗争再没办法解决,怎么办?就打起来了,仗可不可以打?打不打得了?现在核子武器全世界加起来,可以把地球炸毁几十次都说不定,所以只要战争,往后会怎么样?所以走在路上看到电线杆上面写了四个大字“末日到了”,耶稣的教诲也是有道理。
诸位朋友,末日到了没有?中国有一句话,叫“生不如死”,那意思是什么?活着比死还痛苦。那我们现在来看看整个社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癌症越来越多。来,人为什么得癌症?根源在心,人生有很多无法接受的事情,很难受,慢慢五年、十年、十五年以后,细胞整个病变,造成癌症。所以癌症的因在心里痛苦,心理情绪不好,所以癌症一直攀升。再来,忧郁症越来越多,忧郁症也是心理障碍。再来,自杀率越来越高,日本一年超过四万人自杀,各地都是,现在自杀年龄开始往下降,还有小学就自杀了。离婚率越来越多,夫妇之间没有道义。再来,我们看到父杀子、子杀父。当整个社会现象一直往这里走的时候,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原因到底在哪?在人都自私自利。
所以我们在大陆了解到一件事,四川十三岁的孩子,煮饭给他爸爸吃,她父亲吃了以后,暴毙死掉了。家里太穷,没有钱验尸,草草埋掉了。过没多久,母亲吃了她煮的饭,也死了。结果去祭祀父母的时候很不耐烦,把这些食物都倒到水沟里面去。然后对她婶婶说我父母是不是有买保险?她婶婶一听不对劲了,报警处理,结果保险费只有一万块人民币,父母都死了。接着问她你拿那笔钱要干吗?她说要买一只手机。
老祖宗早就提醒我们“欲是深渊,欲令智迷”,欲望就好像无底的深渊,踏下去,见不到底。重利就轻义,只重视欲望、利益,道义就摆一边了。所以物质越发达,人的欲望就越扩张,到最后可能就六亲不认,所以父母要谨慎。不教孩子德行,在现在这种诱惑的社会当中,孩子的人生很难走得圆满顺利。好,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