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人民币升值后,我们就开始考虑怎样规避将来人民币再升值的风险了。”昨日,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业务部部长郭福荣坦言,自从去年人民币2%的升值后,公司就考虑规避汇率可能带来的风险,基本不接国外客商下的远期订单;对一些利润低的订单则采取快速接订单快速交货的方式,避开可能产生的汇率大幅浮动。
“在合同里,汇率因素都会考虑在内的,一般会规定双方都能接受缓升所带来的风险条款。”他说。据了解,外贸企业与国外客商在合同里所签规避汇率风险的条款,以双方共同承担50%为主。当然,一些较强势的国外客商,可能所承担的风险要小一些。
不过,也有外贸企业对目前人民币汇率逐步上升缺少对策。“最近人民币汇率一点一点地升值,让我们企业很难规避风险。”上海申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希毅说。目前,一些外贸企业自行消化汇率风险,仍主要通过直接到厂家采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