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的悲歌: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迷狂欢呼的水库。44年间,它让黄河两岸三地几百万老百姓魂牵梦绕。关于它“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河南代表再次提议恢复三门峡水库的正常运行。一直命运多舛的三门峡水库,处境尴尬。

网易新闻 news.163.com                      
网易新闻 news.163.com
                       [更多详细情况] [参与评论]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领导层意气风发,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圣人出,黄河清”,就是那时要干的一件大事儿。
   中苏援助: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

  
1953年是我国由经济恢复阶段走向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在水利部长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在周恩来具体负责下,经过与苏联政府商谈,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

  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1月,以苏联电站部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2月至6月,中苏专家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详细]

   工程热议:全中国只有一人站起来反对

  1955年,水利部召集学者工程师讨论三门峡水电工程计划。会议上,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大坝建成后,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会不断向上游发展,到时不但不能发电,还要淹掉大片土地。

   黄万里公开表示反对三门峡大坝建设之后,刚进电力部水电总局工作的温善章也先后两次向国务院和水利部呈述《对三门峡水电站的意见》。温善章提出水位在335米、容量90亿立方米的低坝水库和滞洪排沙的方案。[详细]

   预言成现实:黄河河道泥沙年年淤积
   三门峡建库后潼关1 000m 3 /s水位变化表  
年份
1960
1961
1968
1975
1983
1990
1997
1999
水位/m 汛前

323.80

326.5

328.65
327.23
327.39
327.76
328.42
328.46
汛后
323.40
329.06
328.11
326.04
326.57
327.60
328.02
328.12
网易新闻中心制表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工程总投资预算为13亿元,而工程总结算时实际耗资达40亿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四十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

 
 苏联拥有在一般河流上梯级开发的丰富经验,但是在他们的版图上并没有黄河这样多泥沙的大河,由于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泥沙条件估计不足。仅仅一年半之后,水库就淤积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全淤了,而且在潼关以上渭河与北洛河的入黄口处也淤了“拦门沙”。渭河泥沙淤积直到距西安仅30多公里的耿镇附近。[详细][发表评论]
相关资料
三门峡水库建造史

 ·1953年 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      156个工程项目

 ·1954年 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      委员会

 ·1954年 中苏专家查勘黄河现场

 ·
1955年 讨论三门峡水电工程计划

 ·1958年 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

 ·1960年 三门峡大坝建成
             [发表评论]

当年三门峡大坝截流
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改造
   为使三门峡工程起死回生,1964年底,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治黄会议:在左岸增设两条泄流隧洞;将原用于发电引水的4条钢管改为泄流排沙管,打开原施工时导流用的8个底孔;将电站发电机组的进水口底槛高程由海拔300米下降至287米,实行低水头发电。1990年之后,又陆续打开了9~12号底孔。随着改建增建的进行,枢纽泄流规模也由315米时的3084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到了9701立方米每秒,水库运用方式也由"蓄水拦沙"先改为"滞洪排沙",调水调沙控制运用。[详细]

  科学终归是科学,谁偏离理性的轨道就要受惩罚。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无论是专家还是领导,当初对于黄河所挟带的泥沙妖魔这一特点是普遍认识不足的。[发表评论]  
  事由:五年一遇洪水引来五十年来最大灾害
  
2003年,渭河发生了一次小水灾。然而,洪水淹没了102万亩农田和55个村庄,致使渭南东部250平方公里的大地沦为一片汪洋。在灾情最重的三门峡库区的华县和华阴市,有13万人无家可归,5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这是渭河流域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水灾害。只不过是三五年一遇的小小水情,却有56万人受灾,经济损失23亿元?“祸起三门峡水库”的说法开始流传。[详细] [发表评论]

  ■ 反思:三门峡水库建设弊大于利
  ·三门峡水库是个“错误”
  
曾出任三门峡工程技术负责人、我国水利界泰斗张光斗先生直言不讳建设三门峡是个“错误”;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也呼吁三门峡水库放弃发电,停止蓄水。国家水利部高官也在正式场合公开承认:“洪灾主要责任在于三门峡。”

  ·一个水库让30万人走上移民路
  
1955年,为了配合三门峡大坝的兴建,陕西开始启动移民工程。30万人从被称作是“陕西省‘白菜心’”的关中平原居民迁至宁夏、渭北等偏远地区,饱受迁徙之苦。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在三门峡大坝蓄水一年之后,由于调整运行方式而不再蓄水,致使原来的淹没区重新变成耕地。于是已经搬迁的移民又纷纷返回库区。在多次与当地政府交涉下,终于得以重新落户。而在2003年的渭水水灾中,有数万灾民恰恰是当年的返回库区的移民。[详细] 网易新闻

   ■
讨论:陕西省要求三门峡水库“退役”网易新163.com
  2003年10月,水利部召集陕、晋、豫三省相关部门及部分专家学者,在郑州就三门峡水库的问题展开讨论。随后,陕西方面也多次组织专家和媒体就“废”掉三门峡水库的必要性问题进行长时间争论。

   2004年初的全国两会期间,陕西省的多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出,小浪底水库已投入使用,三门峡水库应彻底“退役”。而陕西民间的声音就激动了许多——“炸”掉三门峡![详细] [发表评论]网易新163.com
  
  ■
解决:水库进行运用控制水位原型试验
  2002年11月,水利部、黄委会在郑州召开协调会,决定三门峡水库进行非汛期318米、汛期敞泄的原型运行试验,非汛期水位比以前降低了2米,试验期限为一年。
  一年后得出试验结果表明,三门峡水库对潼关高程没有影响。因此,在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河南代表们呼吁:尽快结束原型运行试验。尽管如此,原型试验没有停止,三门峡水库去年仍实行了汛期敞泄的运行方式。 [详细] [发表评论]网易新163.com
相关资料


三门峡水库泄水排沙
  小知识:何谓潼关高程?
   潼关高程,指黄河在陕西潼关水文站日均流量为每秒1000立方米时,对应的水位高度。
 
在三门峡大坝上立着一个石碑:一步夸两省
 
三门峡水库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由于三门峡水库梗阻,陕西与河南变成了一对“冤家”。对于“河南修坝,陕西遭殃”的指责,河南代表大声呼吁:三门峡水库是“清白”的![发表评论]
  ■ 陕西洪灾并非河南三门峡大坝之过?网易新163.com
 

  早在2003年渭河洪灾之前,水利部及其下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就开始对三门峡水库进行原型试验,以验证三门峡水库运行水位与潼关高程升高的关系。但是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三门峡水库对潼关高程没有影响。三门峡水库的运行到底是不是潼关高程升高的唯一原因?也有专家认为,渭河河槽严重萎缩、过洪能力弱,才是渭河2003年洪灾的主要成因。[详细] [发表评论]网易新163.com

  ■ 一座水库牵扯诸多利益网易新163.com
 

  三门峡水库降低水位和汛期敞泄运行试验的3年中,河南、山西部分地区经济深受影响,仅三门峡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就损失6亿多元,6万亩灌溉农田遭受旱灾,63万农村人口和30万市区人口饮水困难。如果水库继续降低水位和汛期敞泄,不仅会严重制约河南、山西两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大批库区移民返迁难以避免,将产生新的矛盾。 [详细] [发表评论]

  ■ 新的生态平衡依赖三门峡水库网易新163.com
 

  三门峡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50年代库区有鸭科鸟类9种,现在增加至12种,目前已经查明的有118种,天鹅、鸳鸯、大鸨这些珍贵的鸟,也开始陆续在库区出现。每年冬季至春季蓄水期,数万只白天鹅,就会集聚在库区戏水。库区200平方公里的水域已经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基本要素,并且已经成了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详细] [发表评论]

  ■ 三门峡水库也有不可忽视的防汛作用网易新163.com
 

  三门峡水库的防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小浪底水库的设计要求,只有当位于河南境内的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四库联调”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二是当黄河下游发生严重凌情时,需要三门峡与小浪底水库联合控制,三门峡水库需要滞蓄20亿立方米的水量。。[详细] [发表评论]

  [结语]
 

  在三门峡建设问题上确有不少教训甚至失误,需要认真汲取,但在未来三门峡水库的存、废以及运用问题上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三门峡水库牵扯了黄河沿岸多个省市的利益,无论存废又或是改造都勉力重重困难,如何综合治理好,才是它未来的发展之道。

延伸阅读  
  小知识:何谓调水调沙?
  调水调沙,就是通过人工调节,在充分考虑黄河中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库调节库容。

  这样能对水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之形成便于输沙入海的水沙比例。对现有河床造成的冲刷,至少保证不再形成新的淤积抬高,达到河床不抬高的目的。网易新163.com
三门峡开启12个深孔泄洪
 
三门峡水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