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宾发迹


银行体制漏洞让张良宾发迹

目前市场上流传有多个有关张良宾发家的版本,包括从成都红庙子市场(国内较早的股票一级半市场之一)做股票发迹和靠做小本买卖起家。

但消息人士说,据张良宾本人对他讲,张原就读于涪陵第五中学,但高考未中,后来进入工商银行涪陵市农机厂分理处,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争取“当一个科长”1981年9月,张良宾进入涪陵工行计划科做计划员,主要是做贷款计划之类的工作。

但是随后的事态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张良宾并不甘于当一个银行小职员,他开始做一些小生意,包括“贩卖辣椒面和卖酸奶等”,那时的张已经利用银行的资金管理漏洞,将部分客户回款用于自己的生意周转几天,然后再及时归还到银行账上。

张良宾最初的发迹缘于一次顶班。一次,该分理处主任因病暂时不能上班,由于张良宾与其关系比较好,因此该主任授权张代理该分理处事务,张良宾因此有机会处理更大权限的事务,他把分理处的500多万元现金“做了一个再贷款”,使其实际可操作资金翻番为1000万元1995年,这1000万元被转投入股票市场,购买深发展,约7.50元买进,大致在40元左右出手,获得资金约6000万元。

1988年,张良宾为提升自身操作能力,进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学习,先后获本科和金融学硕士文凭。因其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深受该校一位教授赏识,后来在张良宾掌控朝华集团后,曾聘请该教授担任该公司独立董事。

不过从底层做起的张良宾依旧不事张扬。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曾有涪陵某银行机构的某负责人“犯了事”,张良宾自己出面主动承揽罪名或相关事实,还“进去关了几天”,后来这个负责人升迁到该银行的四川省级机构,张良宾也因此获得很多关照。

此后,张良宾调动各方面关系,展开了将朝华集团操作上市等一系列资本运作。消息人士称,实际拖垮张良宾的既不是“重庆涪陵上市公司担保圈”,也不是收购华西证券失利导致大溃败,真正原因在于张良宾在短时间内急速扩张,导致战线过长,一旦出现资金压力,就会发生系统性崩溃,而重庆涪陵上市公司担保圈里的其他企业在同期出现类似问题,更加重了这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