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企业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进入新的行业,成为行业中的先入市场者和“先驱”,因为第一个进入某个特定市场或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就能得到足够的顾客支持,建立其竞争对手无法动摇的领导地位,并维持这一竞争优势。但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先发优势,选择最适合的战略,避免成为“先烈”。因为企业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战略,虽然市场先行者无疑拥有优势,但后来者有多种战略选择,例如可以在价格、质量等方面展开竞争,以削弱先行者。
一、成为“领头羊”而不是“孤雁”
“木高于林,风必崔之”,先行进入者需要领头,但更需要领跑,继续发挥先发优势,同时带领其它公司上路。如路透社(Reuters)是19世纪新闻和信息传播服务理念的先驱,它现在仍是最大的国际新闻通讯社。如王安电脑于80年代末退休前,一直是美国最受尊敬、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然而,以逸待劳,失去了竞争优势,其他企业从早期市场进入者的失误中吸取教训,然后再进入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如日本电子产品竞争对手索尼(Sony)和松下 (Matsushita)就曾为取得盒带式录像机市场的控制权而一争高下。索尼凭着一贯善于创新的纪录,于1975年率先进入该市场,其Betamax录像带制式按理说是更为出色的产品。而松下则在第二年推出了VHS录像带制式与索尼直接竞争。索尼在产品设计上浪费了太多精力,但松下有更强大的市场营销和分销体系,并成功利用这些优势让VHS成为公认的行业标准。两种制式竞争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录像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VHS制式,Betamax制式最终失败了。从上可知,企业虽然领先进入,如果缺乏后续的持续和其它企业的跟进,没有带领其他企业的根据和成为领头羊,而是单独在市场中拼打,成为孤雁,那么很可能成为“先烈”。
二、领跑的方向要正确
龟兔赛跑,如果兔子方向错了,也永远追不上乌龟,方向是企业发展成长的战略指航,先入者必须结合市场的需求,引导和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如寻求获得先发优势的公司通常会犯的三个错误:未能了解产品被接受和被采纳需要多长时间; 仿效他人,而不是追求创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市场时采用了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的商业模式等等。企业必须首先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然后再认真筹划进入市场的方式,不仅方向要正确,而且要有好的切入点。
三、快市场半拍
先行者在领跑时,速度不能太快,只能快市场半拍,非常也会超越市场需求而成为“先烈”,如铱星公司的破产就是因为脱离了市场需求。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市场先入者必须有节奏地控制步伐,与市俱进。
总之,先驱避免成为先烈,一方面方位要正确,另一方面要持续领跑,把握节奏,否则会丧失先发优势。至于先行者能否拖延竞争的出现,并非取决于它们进入市场的速度,而是取决于它们对市场的判断力,以及顾客对其产品的反应。
作者:作者简介:王唤明,安徽财经大学市场商务学院讲师,上海洞井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山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联系地址:王唤明 安徽省蚌埠市学府路1号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233030)
联系电话:0139563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