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了我家请的一个风水老先生,没想获得了很多宽容人士的好感,我自己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于是补完下文,虽然我基本上对它很无知。)
风水同易经、中医一样正逐渐走进美国人的世界,西方人正饶有兴致地企图揭开“风水”的神秘面纱,这已不是简单地动西方文化的“撞车”(近几天这个词可风行了,就沾点喜气吧)),不是前些年《刮痧》一片引发的碰撞那么简单了,而是快速地上升到了具有学术或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了,正如中国的气功和针灸对西方世界充满了魔力一样,中国古老的风水说也被认为是医治生态学上的“精神分裂症”的魔手。据说查阅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会发现与风水相关的国书达500余种,英文版的比中文版的还多;日本人要把风水申报为世界遗产,就像韩国申报端午节一样,但在其源头的中国,身为正宗嫡传,我们却还险于风水是不是科学这样的泥沼中,不肯出来,难道我们有过一两次的“疏忽”,还要这么执着理直气壮地“疏忽”下去吗?我有时在想,小日本是不是我们祖先中特别精明的一批人移民过去的,不然脑瓜子还真是会见风使舵,深得风水的滋养哪。
扯得太远了,到底“风水”为何物?《辞海》里说[风水]也叫“堪舆”,是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辞源》里说[风水]指室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住宅基地,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所以关于它用得最多的就是在“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中。晋人郭璞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吹水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之后“气”这个概念就成了风水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他们认为“气”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根基,“有气”,地方才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是“吉地”,我们常能从影视剧中接触到这种占卜,什么龙气呈祥之类的。济世救民是“风水”之所以出现的初衷。“风水”自其出现后就和玄学、宗教一样具备了神秘、玄妙的特质,充满如烟似雾的氤氲之气。
“风水”意识自始至终都多少伴有“天人合一”的朴素的哲学思想和对人类身心的孜孜不倦的探寻。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在追寻“尊天敬地”、“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这和现在极力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何其统一,所以原生态往往最接近生命的本真,就像原始社会和理想的所谓共产主义社会很多根本性的相似一样,“风水”意识的觉醒就是人类回归自然意识的觉醒;风水意识中包含着一种土地伦理。《史记》里晋文公重耳逃亡在外,遇一老农,向其乞讨,老农给他一捧黄土,他很不高兴。老农说的话很值得我们推敲:“有了这块土,你就有了社稷,有了国家。”是啊,国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土地是社会的全部,是财富,是权力,是江山,古代风水说认为土地是母亲,城市是一个胎儿,城市所在的地方是“胎息”,这就是风水学所推崇的土地伦理。历代多少改朝换代是围绕着土地革命展开的啊。而从心理感受上来说,风水对人的心理作用,就我的理解,不逊于晴雨天气、冷暖色调、穿漂亮衣服、开高档小车、高学历、高地位等外在的东西对人自信心的影响,试想,住在被高高的大厦挡住阳光的角落里,晒不到太阳,心里是不是也会有阴霾呢,不舒畅是肯定的了,不安、不顺心就办不好事。 “风水”二字还不止这么简单。风水学有三大科学支柱:古天文学、古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建立在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基础之上的景观吉凶感应,是一种任何民族都有的称为“战地术”的文化现象,是以《易经》中的哲学思想为依托的朴素思想。在这样的角度来看,它的存在本身就应该是人类的遗产。而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风水”的词汇,可以说风水是东方人特有的文化。我们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赋予它鲜活的生命力:中国的古村落在选地、规划和布局当中都十分注意风水的因素,用风水的原则来考虑城市的选址和建立已成为传统:靠山即“龙脉”所在,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左右分别为“青龙”、“白虎”,有山有水,山势围合,形成一藏风聚气的独立空间。“青龙”、“白虎”这些词,看着很熟悉吧,对了,这些是押宝赌博时的常用术语,表示押宝时的四个方位,这四个方位原来还真是宝哪。看来,若要说风水的迷信欺诈,其实不是风水本身的错,而是用的人使用不当罢了。就像郎闲平等太多的国人发的愤慨一样,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福了西方,祸害了自己人?该鉴戒。风水模式还是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景观模式,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们主张“内得心源”,在笔端抒发心灵深处的理想境界。历代山水画家们评论山水的价值:“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有可游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风水意识是中国特有的景观评价系统。
风水的风生水起还真不是偶然的,它在当代社会被无所不在的文明、科学包围得严严实实,几乎窒息的生存空间里更彰显现实的价值意义。风水就其表面的功用看,可以放在城建规划的布局考量上,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但风水的意识思想却是十分必要的,其深层的实质内涵是重视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等等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自然哲学思想在选择居住环境上的反映。当选择了人与环境和谐之地居住时,城市就是安全和美丽的。2000年国家公务员考题的重视到现在的和谐社会口号,这点已在多数人中形成共识。“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正成为国际城市发展追求的一个理想。
风水等原始的和谐还自然之魅,往大里说,是为了地球和生态,往小里说,是为了让人生更有自信更有意义。
在科学的角度上看,风水或许充满了迷信荒诞色彩,但如果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看,风水是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对心灵的抚慰价值的。况科学和荒诞并无严格界限,就像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一样,这一步不大容易分清。何为荒诞、何为科学,真的难说。有时,荒诞不羁更接近真理的殿堂,文学的荒诞派别如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感觉派等的深入人心可做一证。科学、真理的适用价值都是会变的,没有永远适用的科学,科学也要看时代,科学也要适度。
科学又是什么东东呢?长久植根于人心的观念是科学等同于真理,说起科学,总是将科学的使命说成是探索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的规律。对科学一词,有这样一种普遍性的诠释:“科学是以数学和实验为特征的探索、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逻辑和知识体系。”所以科学更为理性、知性,更为可靠可信。但科学也不能一统天下,而把其他应对自然的探索体系统统列为迷信和愚昧。就像中医会经受得住实践检验逐渐被西方人所惊叹一样,风水自有其长久的文化积淀的魅力。真理的获取也并不是非得靠实验,感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还是很必要的,而且人的感觉感性往往先于理性,难道不是先有个观念、念头、想法,做大胆的假设再去验证推算的吗?特别是灵感的闪现。
来自西方的文明、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和危险性,如核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资源耗尽、生态危机、克隆人等,都在警示科学与技术的无限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马克思.韦伯说,在前科学时代,自然在人们心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精灵,天空中的星辰对应着一个个的精灵,月亮更是附会着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这样的世界是非科学的,但它是一个充满了爱恨、恐惧、敬畏等激情的世界,也是充满了意义的世界。仅仅一个月亮,就有《春江花月夜》、《关上月》、《月下思》等太多美丽。而今天的月亮则已然失去了诗意。于是现当今也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西方的文明科学对人类的作用提出质疑:《指环王》三部曲里的魔头索伦和半兽人不停地在那机器车间将人类加工成一批批机械式的半兽人,那机器不能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象征,《逃出克隆岛》里的那个帝国,没有真正的人,所有的人都被注入了甲壳虫在头脑里,只是一个个程序和克隆人,还有黑客帝国等太多的艺术作品都是对人类科学、文明无限制发展的一种忧患与反思。
当科学、文明一步步地将自然的巫魅剥去,活的神秘的自然将变成死的机械的自然,我们似乎洞悉了自然的奥秘,但自然的意义却一个个地丧失了。最后仅剩下一个所谓的事实。其实神秘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神秘完全丧失,剩下的就是无聊和虚无。因此,自然要适度的巫魅,科学要适度的科学。引用博克的一段话来说:“凡是引起我们的欣羡和激发我们的情绪的都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我们对事物的无知。等到认知和熟悉了之后,最惊人的东西也就不大能再起作用。……在我们的所有观念之中最能感动人的莫过于永恒和无限;实际上我们所认识的最少的也就莫过于永恒和无限。”
在科学一统天下,被人类滥用恣意妄为的时候,在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大,精神疲惫越来越重的时候,东方的智慧该上场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意义了。所谓东方的智慧,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寻求构造天地人和谐的社会,而这正是“风水”的本质!
(本文多处用语、概念出自网络,如有疏忽没标注上引号的,敬请指出,马上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