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岛“宰客”不留情


八月下旬经北京至青岛,出席国家人事部主办的“WTO与公务员队伍建设研讨会”,一路遭遇了诸多“不平”事。题中所用“宰客”一词,并无“欺诈”之义,不过是说北京、青岛等地部分商品、服务价高吓人,令我等之人咂舌而已——

20日早上点,在北京站广场西边国营存包店门口不远处,坐着一排擦皮鞋的妇女,她们热情而有节奏地吆喝着:“擦皮鞋,一块钱啦;擦皮鞋,一块钱啦……”一块钱?我三天之内纵行中国南北,擦皮鞋还是一块钱,与我所在西南端的城市兴义竟然是一个价!我在心中惊喜:果真是“入世”了,连擦皮鞋都形成了全国市场“一体化”,而且还真是首都的商业文明啊——童叟无欺。我走近一张凳子,那妇女十分和蔼地招呼我坐下,随即说:“先生,您的皮鞋有灰尘,得先洗一下。”我说:“那就洗一下吧。”她立即拿起一块破布,在一个小水罐里浸了一下,然后擦洗,动作很快,口中念念有词,事后我回忆,好像是说“洗鞋3元”。接着是打油、擦鞋、打蜡等等,嘴里不停地、快速地、模糊地念叨什么什么多少元。不到两分钟,她抬起头来说:“好了,先生,一共14元。”我吃惊道:“什么?14块钱!不是说一块钱吗?”她不客气地说:“1块钱是擦,你懂什么叫‘擦’吗?刚才我做每道工序时,都告诉了你要收多少钱,你并没说个‘不’字呀!”我一气之下跟她大吵起来,后经讨价还价和旁人劝解,最后付了4元钱。

随后叫上在广场花坛边等我的同事,来到广场对面一排餐馆处准备吃早餐。在一家小吃馆门口,有位小姐正在招呼行人:“××面条,5钱一碗啦。”同事说北京物价确实比我们兴义贵,面条竟要5块钱一碗!我们走进这家餐馆,要了两碗,吃完后我掏出一张10元的钞票来抢着先付,可那师傅说是30元!我说不是5元钱一碗吗?他很客气地说那只是面条,然后细数碗里什么是多少元、什么又是多少元,因此每碗一共是15,“您看那牌子上写着哩”。我顺着他指引的方向转身一看,立在收银台前的牌子上果然醒目地写着“15元/一碗”。同事被吓得目瞪口呆,说口味做得这样差的面条在我们兴义顶多两块钱一碗。我安慰同事说,北京的商品房价格是我们兴义的10倍哩,照此推算,这碗面条应该要值20块钱,因15块钱其实不算贵,首都北京卖东西一般不会乱“敲人”的。

这一天无论走到哪儿,我都竭力劝阻同事买东西,若劝阻不了,我就站得远远的,以回避那“天价”面前我的尴尬。幸好同事只在故宫门口花30元买了一个牛角烟斗,上面写有“北京旅游纪念”字样。他是第一次到北京,说一定要买件有“北京”纪念标志、值钱的、每天都用得上而且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在进京的火车上,我一直在赞美北京,说我九十年代初在北京学习时,北京有多美丽、文明、诚信。其实这烟斗在兴义的地摊上不过5块钱就能买到,但我没说实话——我的虚伪和沉默——是我在北京、在同事面前,给自己留的“吹嘘北京”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23,在青岛汇泉王朝大酒店,已经有五天没有上网处理邮件了。吃过午饭,我问服务台小姐酒店里有没有上网的地方,她告诉我餐厅旁边的商务中心里有。我来到商务中心,问服务小姐要了一台电脑上网。服务小姐给我打开电脑,我一看是拨号上网,立即说:“小姐,我要一台宽带上网的电脑吧。”她说:“对不起,先生,就只有这一台电脑能上网。”我顿时傻了眼:青岛最好的四星级酒店的商务中心,竟没有宽带上网!而且这台电脑好像缺乏维护,打开浏览器进入新浪网就用了3分钟,而打开信箱竟用了差不多5分钟。用这个老牛拉破车似的电脑怎么能工作啊!我的信箱里有十多封新邮件,但这个速度没办法处理,于是我关掉电脑来到柜台前,“小姐,你的电脑速度太慢,我不上了,付钱吧。”“对不起,先生,一共21元钱。”她看着我吃惊的样子,很礼貌地说:“先生,一小时21元钱。”我说我只上了不到10分钟,那服务员非常客气地说:“先生,对不起,不足一小时是按一小时计算的。”说完话,她美丽的脸上依然笑容可掬、春风满面,我只得不情愿地说声“谢——谢”。

从商务中心出来,顺便走进一楼大厅旁边的一个小卖部,由于没有时间上街,我在这儿花60元人民币买了两双包装精美的丝袜,包装上注明是“香港”生产的,这是我迄今为止买得最贵的袜子。第二天上午参观青岛房地产交易中心和海尔集团,只在厂区和大楼内走了几段路,不料中午回房一脱鞋,竟发现脚上这双30钱的“高贵袜子”——后跟和脚尖处全破了!我大叫上当,立即脱下来,连同还没打开包装的另一双“高贵袜子”一起扔进垃圾桶,60人民币就这样“报销”了!

25日中午在青岛机场候机,湖北省人事厅的叶副厅长等两位领导,要请我们贵州的三位同志吃饭,于是大家来到候机楼旁边的餐馆。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我们建议就吃面条算了。吃完后结账,吓了一大跳:一碗面条30元!贵州人事厅的侯副厅长说:“这样的面条在贵阳就3块钱一碗。”叶副厅长也说:“在武汉也是这个价。”大家正在揩嘴擦手准备喝茶时,一个小伙子走过来很客气地说要收茶水钱,我说“你这茶水还要收钱呀!”湖北的叶副厅长立即摆出一副势不可欺的架式,据理教训了那小子几句:“你这面条30元钱一碗没收够吗?要收钱的东西,你得先问顾客要不要,我们有谁问你要茶了?你这茶我们还没喝呢,连盖子都没揭,请你收回去!”那小子红着脸走开了。大家都打抱不平,而我却在心里庆幸:幸好这餐巾纸没收钱,还有凳子、餐桌、地面的使用费也没收钱;更值得庆幸的是——幸好天气太热,茶水太烫,一口也没喝,否则不知要为那茶水付上多大的天价啊!

自从我们国家搞市场经济和“入世”以后,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这次北京、青岛之行给我一个教训:以后出远门到外地城市要万分小心,注意不要一脚踩了“地雷”!

(陈嘉珉,20029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