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板辩护


任人唯亲、朝令夕改、好大喜功、小农意识、一言堂……,对这个行业中老板带有贬义色彩的种种评价,为老板们勾勒出了一副副神态各异的脸谱,也折射出了这个行业中存在着一种司空见惯的老板现象。

诚然,上述现象或多或少的在每个老板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避开老板的角度,即以员工或第三方的角度来看,或许都能为这些现象找到一百个批判的理由。亦正如本期话题所指出的,长期以往,将成为企业生存或发展的瓶颈。

然而,是否当这些贬义词成为褒义词时,企业就一定能建立百年基业,从此长盛不衰呢?笔者认为,答案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弱肉强食是当今商业社会一条颠扑不破的丛林法则,虽然鲜血淋漓貌似不公,却是市场面前人人平等。

比如说,不管你是博士后,还是小学毕业,不管你信奉的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只要你踏入商场,都会同样不时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资金周转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市场问题等等,所有的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解决之道,这就考验着一个老板的生存或发展智慧,即遵循何种原则来应对种种突如其来的打击或变故。同时从整个过程中可以反映出老板的个性、道德、能力、气魄以及经验等等。比如说,同样面对资金周转问题,不同老板有不同处理方法:一种办法是先拖欠货款、工资,等情况好转后再补上;一种办法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先救命要紧;还有一种更绝的是鸡蛋里挑骨头,找债主的茬,干脆把帐赖掉,先度过难关再说;最后一种是卖房子卖车子,只差卖老婆了,但砸锅卖铁也要想法设法付钱给别人。很显然,站在纯商业的角度来看,前几种老板或许还有存活下来的希望,最后一种老板反倒有可能一夜之间从有产者沦落为无产者。然而,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最后一种老板无愧于道德的楷模,却属于商场的弱者,因为他是一个市场上的失败者。而丛林法则是生存者胜,并不拘泥于形式,其中既有老虎狮子似的伺强凌弱,也有狐狸黄鼠狼似的狡黠,更有鹫占鹊巢似的无赖。

因此,无论何种词语用在老板们身上,都只能证明一个道理:适者生存,或者符合哲学的观点:存在即是合理。就像一头老虎如果硬要换口味改成吃素的话,无须多久就会毙命的道理一样,当一个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时,任人唯亲也好,一言堂也好,只要符合丛林法则或者哲学观点,即使外人说三道四,又何必非要去改头换面呢?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

此外,我们常常凭自身的一些主观印象对老板做出某种贬义的评判,但美容业老板的种种艰辛与不易,又岂是外人所能感同身受?以下试举三个例子:

笔者的一个朋友,做业务出身,在美容行业帮老板打拼了许多年,常叹老板无良,打工终非长久之计。后来,东借西挪加上自己几年来的积蓄,自己注册公司出品牌做了老板。不久前见到他,对我大倒苦水,感慨多多。最主要的困惑是手下员工心态有问题:“一个高中学历的区域经理或美导,动不动就要两三千底薪,内地一个博士生才拿几千块?简直是抢钱嘛!”为了节约成本,他只好招一些刚到广州找工作的新人跑广东市场,每月底薪不超过一千元,挨家挨户做陌生拜访,天天做足12个小时,累得像驴一样。记得当年他拿高过员工数倍的收入,却经常发牢骚:“老板抠得很,从来不主动涨工资”。轮到自己做老板,比他的老板有过之而无不及。新人累,他自己更累。由于新人缺乏经验,事事得自己亲力亲为,还要手把手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更可气的是,好不容易把新人给调教得稍微像回事,又面临着对方跟自己谈条件,一旦满足不了,员工立马卷起铺盖走人,绝无半点留恋。现在整个公司是骑虎难下,不玩了吧,前期投入会打水漂;再玩下去吧,实在心理没个底,不知道这样下去啥时候会玩完。

另一个回老家做了代理商的朋友,现在又回到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不再抱怨每月工资和公司销售额之间的巨大落差。因为,他当过老板,知道销售回款和投入之间的艰辛之后,心态反而平和下来。不再骂老板贪得无厌,不再骂老板小农意识,每天刻苦工作,兢兢业业。虽然他从老板的身份变回了打工仔身份,但精神状况明显改变了很多,有了稳定收入,少了许多烦心事,多睡了几个安心好觉,和女朋友的关系也变得更为稳定了。

可见,做一个老板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但结果却不一定成正比。因此,但凡一个成功的老板(即使是现阶段的成功),拂开那些看得见的缺陷,一定还有一些优秀的品质在熠熠生辉,才得以克服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与不易,最终支撑起一个企业的生存或发展:诸如勤奋节俭、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善于思考、行动敏捷、敢为天下先等等。

曾撰写过《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而轰动一时的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在其另一本著作《自动自发》中对于老板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

  “我向老板学习,不是因为他是老板,而是因为他很优秀……然而,往往因为他是我们的老板,我们并不能十分容易做到这一点。他之所以成为我们的老板,一定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