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市场,我们果真变聪明了吗


当我们坚决地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而义无反顾地转向市场经济,倾其所有投入到市场的海洋里的时候,我们真的聪明起来了吗?

当我们小时候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某一个孩子会鄙视另一个孩子没有见识。当我们长大之后再看看儿提时的这种游戏,不过是一个大孩子一个小孩子之间的见识之争,都同样充满着稚气。

我们关于要不要完全市场化的所有的争论,几乎都是在相同的前提下展开的:第一,不论什么场所,要么实现计划经济,要么实行市场经济;第二,如果其中的一种方法不行,就转向另一种方法。

在这里,计划抑或市场作为工具的适应性问题被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忽略而不存在了,每一种工具都被先天赋予万能的作用,寄予厚望,一旦发现它没有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目的,对之的失望便油然而生,进而转向另一种同样被寄予万能之厚望的工具。

也有曾经的聪明,即给市场和计划按照比例来划分地盘,虽然想到了两者并用,但是不是各尽所能的区分,而是简单地比例分配。就像曾经的当年要在每一个地方都要按照比例搞出一些反革命或右派走资派一样,或者就像要提琴手和长号手各包演半场音乐会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双轨制思路,其结果已成众所周知的事实了。

这就像前面的帖子举出的螺丝刀和扳手的例子一样,要用螺丝刀解决一切和要用扳手解决一切同样错误。但是在机器上划一条线,一边用扳手一边用螺丝刀这种两者并用的方法是从前面的脑子“一根筋”思路里走出来了吗?当然没有,不过是把大错误划分为若干个同样性质的小错误而已,而错误的原因依旧,就是没有考虑工具的适应性问题。

非此即彼的一番折腾之后,在有人对这种折腾提出疑虑的时候,就有“大一点”的“孩子”站出来说话了:我们已经证明用螺丝刀是不行的,我们也证明了螺丝刀和扳手并用是不行的,你不要再这么幼稚了好不好?现在只有用扳手才是唯一出路!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了!我们是从那个路上走回来的,决不回再回头的!

或许,在“大孩子们”的教训之下,下一个时代就是只使用“扳手”的时代。但是,无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会长大的,等到长成成年人的时候就会发现,曾经的争论不过是孩子之间的争论。向东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一点也不比向西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但是,却往往都会嘲笑对方的迂腐和无知。

但愿孩子之间的争论里没有其它私念,仅仅是充满的“天真”和“童贞”、为了美好理想的执着。毕竟时间会让孩子长大的。

 

阅读链接:

国家干预和市场并存与双轨制有何不同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7710

向左走?向右走? 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8213

制度,计划和市场之争 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8329

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界限在哪里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8921

来来来,再战他七十二个回合http://ecoblogger.bokee.com/351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