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魂--致读者


文化丛书《指点江山》

 

史诗卷

 

东方之魂

 

——用自己的眼光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王运伟

E-mail:dongfanghun00@163.com

 

 

《东方之魂》著作所属范围:社科类——文化思想述评。

  

 

内容提要

 

 

中国人有没有精神信仰?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什么?现代中国精神信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本书就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进行思想文化述评的。本书认为,实际上,人的意识机能和人类的文化属性,已经决定了每个人都必然要有精神信仰,并且是与生俱来、不可磨灭。同时,精神信仰的世界观性质,也使之虽然常常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本质上却是哲学化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偏重于哲学方式,并因此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书紧密结合文化发展实际,不仅深入揭示了人的精神信仰的产生规律,而且试图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学术思想体系,从全新的视野角度,论述中国人精神信仰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特点。同时也试图证明,人类的精神信仰方式确实存在着从宗教走向哲学的趋势,而在这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将为之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就做人来说,最高成就是什么呢?按中国哲学说,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成就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按照中国传统,圣人应具有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这样的品格。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

 

——题记: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致读者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通过讲述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来从中探索传统文化真谛的书。具体地说,就是试图从寻找个人灵魂的角度入手,通过探索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世界,进行思想文化的寻根之旅,以疏通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人精神文化领域的继承与创新渠道,希望有益于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建设。

用自己的眼光来追溯传统文化渊源,解读渗透于我们骨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中国人,这就是我所谓的心灵之旅、精神之旅或灵魂之旅。

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说来原因非常简单,首先,如果有人向你提出如下一类的问题,你该怎样回答呢:“你有精神信仰吗?”“你的精神信仰是什么?”“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什么?”……等等。如果有谁说中国人没有精神信仰,大概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答应,而如果问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什么,那么答案也许会是五花八门,虽然体现了丰富多彩,却一定不会是统一的,更不会象西方宗教文化那样的众口齐声地喊:“我的上帝”。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使中西文化处于交流与碰撞之中,我们畅游其间,会发现一个并不难认识到的现象,就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信奉一定的宗教,不少的甚至纯粹就是宗教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而只有少数国家,特别是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独具特色并独一无二的社会文化传统而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国度。

   “中国不是也有道教、佛教甚至儒教吗?”不错,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它们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即使可以算做是中国传统精神信仰的“有价值形式”,但也并没有居于统一的国家宗教地位,更不是西方式的宗教文化。一句话,中国的这些所谓宗教,事实上都未能发展成象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那样的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国历史进程与文化风貌的神学宗教。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上并没有真正统一的能作为国人精神信仰的宗教神学,中国人传统上并不信教,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

这样,就令我们必然地陷入了一个象是二律背反的怪圈,即,如果宗教信仰不是人类社会精神信仰的应有内容,为什么大多数国家都是信仰宗教的国家?而如果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精神信仰的题中之义,那为什么单单就我们的国家不是信仰宗教的国度?——我们不是教徒,或者连异教徒都不是?我们真的没有自己的精神信仰?

于是乎,问题就接踵而来:为什么要有精神信仰?人类的精神信仰只能是宗教形式吗?中国人传统上为什么不信仰宗教?……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少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但也可能没有多少人能较深入地进行回答。在中国,提这样一些问题,往往会被认为是很抽象又似乎很虚无的傻瓜式的问题,因而,对此不论是表现出不屑一顾或认为微不足道,还是觉得令人深思、感到茫然,等等,这些都不足为怪,因为,在我们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社会,人们习惯于传统生活方式而不太有回答上述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表面上看,有许多人可能一辈子也不需要回答这类问题;而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中国人每天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是有没有人注意到罢了。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经是真真切切地摆在面前了,而我们几乎仍然是毫无思想准备地面对这些交流与碰撞所能引起的变化,特别是可能还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还不能很清楚地回答那些会触及个人和民族心灵的诸多问题。上述这类问题并不是能简单回答的问题,它可能是值得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并解答的课题——特别是,不论是过去的文化史,还是现在与将来的文化发展,都需要研究此类的课题。精神信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人的灵魂,是人类文明史和文化史的重要内容。虽然有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必回答精神信仰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他也是有精神信仰的,就象说他必然也是有灵魂的人一样。与此同时,人类的精神信仰从本质上决定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甚至可以断定,世界上到目前为止的一切差异,都可能只不过是一种文化差异,即,主要是因为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明发展现象。由于中国不信仰宗教的传统,似乎成了其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史也因此从古至今都体现着一种卓立于世的特点。这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使中国文化从古至今都展现着一种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甚至影响到周边国家几千年文化史的形成。显然,无论是从何种角度,都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信仰问题进行一番比较深入的探讨。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至关重要性。

本书是规划中的《指点江山》文化丛书的首卷《史诗卷.东方之魂》,因探讨的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之类的问题,所以命名为“东方之魂”。按内容归类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总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形成、特点与影响——按照自己学习理解的体系而不是流行的教科书式的体系。下编:分论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各领域发展特色——着重研讨中国传统思想在各种文化形式下的表现,而不是对各种文化形式的专业研究。当然,限于议题角度、范围和篇幅,这本书只是想较为清楚地宣示一下自己的主要思想观点体系,书中的旁征博引,虽难以一一详加注明,但对所涉及到的各种资料的加工取舍,也意在论述或证明自己的观点体系。以后各卷将进行一番延伸式的分析与解读,从而更深入、全面地展现本系列文化丛书的宗旨。

作为一本叙述个人思想认识经历的书,即一个人通过对文化史和文化现象的系统探索思考来认识社会与人生的书,我强调的是“用自己的眼光解读传统文化”,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视野看世界,用自己的思想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去解读人生。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自己的观察自然、观察世界、观察历史和人生的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自信地说,虽然未必能够处处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但书中那些能给人启迪、催人深思、促人猛醒的思想火花,因其纯粹出自个人的思想逻辑与思考,也许会令不少读者惊喜。我所要做的,就是在对传统文化这一庞大内容的学习与思考之中,着力表现个人的真知卓见,在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提出自己的见地,张扬个性观点,鼓励人们努力地学习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中国人。何况,社会上需要的这一类书,目前市面上还并不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领域,精神信仰问题也是哲学领域的极致,因个人的眼界水平总是有限的,难免有解读不透、不周、不通,甚至误解的地方,这就有待于学者大家的评点指教,本人也期待着同领域能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总之,读了这本书之后,读者若能通过作者的解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传统文化,并能进而去研究开发出自己的见解,那这本书的价值也就实现了,而如若有读者从中还看到了书里书外的更多哲理与意义,那对于读者与作者双方来说,都应该属于是格外的收获了。

 

2003年2月20日初稿

2005年3月12日修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