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的游戏:你做什么选择?


现在世界是平的,笑,平着传出去快而且远。上礼拜我发了关于兔子狼和老虎的博客就有这个感觉。其实先是自己跟故事笑了好半天,然后放在博客上,没想到一下子来了不少人。看出来其中相当多的博客跟我一样笑得前仰后合。这样的资源共享很开心。但是也有的博客评论悲观了点儿:比如跟我说 “兔子越来越不好当了”,“除非不当兔子,否则改变不了悲哀的命运”。说真的,犯不上这么苦大仇深。好多事情换换角度去看,就不一定只是一种颜色和只有一个道理了。

我参加过一个游戏,给我的启发就是这个角度颜色和道理的问题。这是在一个所谓“领导力”的培训课上的游戏。值得拿来放在这里:

那回我们一共20好几个,中西人各一半,都是穿着牛仔裤t-shirt 衫,摘了领带,换下裙子高跟鞋来上场的,不用太正儿八经,有几个CEO,CFO夹在我们中间, 看上去他/她们也挺乐呵,大家互相平视,这种感觉好。讲课的是个有把岁数的老老外,旁边有个资深的老翻译,上海腔的普通话,英文字正腔圆,听上去像是当年老上海的教会学校里出来的。培训课极少讲授,很多互动选题,还有游戏,翻译做得好,随说随译,让在场的同胞感觉一种在朋友堂会里平起平坐的心情,本来嘛,要比赛,又不说自己老家的话,不就成了非公平共处和非公平竞争了么。

游戏名称:黑/红。是这么玩儿的:

1.首先,游戏目标:赢。怎么叫赢?要积累最高分数。

2.参加游戏的人被分成两个小组做竞赛。有计时,20还是30分钟我忘了。

3.规则是:比赛共进行6轮,在每一轮,各小组都要遵循一个既定表格中的4种黑/红选项去选择其中之一,以获得本组的得分。这4个选项是黑/红,红/黑,黑/黑,红/红,每个选项里两个颜色单位各指示一个分数,比如黑色-5对红色-5,黑色-3对黑色-3,红色-5对黑色-5,(见表格I),你选择黑,对方可以在4个可能的黑/红选项当中选择可能导致最多积分的那一个(红/黑),然后这个分数被累计,直到第6轮结束。

4.小组在决定选项时,本组成员必须要达成一致通过(当然也可以用投票的方法,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同时教练告诉我们:允许两个小组间互相派代表前往对话。

5.在累计得分方面也有规矩(见表格II):进行到第三轮,要求把本组的得分乘以2,进行到第六轮,要求乘以3

6.待6轮下来,高分者为赢家。

写到这里我想还是不展示表格了吧。保不准那个负责培训的老外哪天会在知识产权上对我这个博客有不满之词。所以这里只讲游戏的情节不透露游戏公式。况且说不定博客中有人今后有机会做这个游戏,如果戏全都拿出来,悬念就一点儿没有了。

游戏分组的时候,我被分在A组,先看一眼各组的队员,心里拿不准:对方组机灵人看上去不少。惊喜的是:我们组里的德国老外,CFO财务总监出身,很快出了个不错的招儿:先用数学解决宏观问题,“我得出数学计算的结果是:只有永远选择 ‘黑/选项,就是让对方也同时得到和我们同等分数,这样才有得到最高积分的希望。”他把算式一一列出来,高屋建瓴,大家一比较,果然没有别的选择更好。战略就这么决定和通过了。

第一轮:开局是我们A组,选“黑对黑”,两组双双进分,得分相等;

第二轮:对方B 组不跟着这个逻辑继续走,他们选的是有利于他们得分的选项,那个选项给他们加5分,给我们减5分。哇塞,全组人倒抽凉气,大为光火,给你好果子你不知道吃呢?怎么算小帐不算大账?

第三轮:又该我们了。队员有的说看B组开窍还早,这么下去咱要吃亏,得挽回局面,不如咱也来个给我们补分让他们丢分的选项?但是财务官说大帐算下来赢不了有什么意义,还要坚持正确选项力争让他们明白。于是A众人咬咬牙坚持“黑/黑”。

第四轮:B组糊涂了,A组为什么不要给自己加分的选项?猜测,防范,重新计算,意见风起云涌,决议不下,干脆出不来牌了。A组心说你们怎么这么面?这么多高管人士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A组还是在那里静等,希望对方有醒悟之时。

意外发生了:培训教练出来指着手表宣布“游戏超时,没有做完功课,AB两组一起出局。”大家这个扫兴啊!两个组,都是自认精英一族,把什么都算了,人算不如天算,怎么偏就忘了掌控时间?全完了。

我体会的精彩是在后面:教练出来了,他笑眯眯地请做完游戏的人一一上来说说自己在局中的感受。

- B组的一个大牌学校MBA 毕业的青年精英出来说他刚才坚信自己的算式是对的,他的公式是让A 组丢分的那个思路,所以他坚定不移地在组内游说,大概是因为这个,他们B组花那么多工夫吵嘴,结果谁知道是犯了方向和路线性错误。我心里琢磨是不是数学方法不够好也是个问题?只是这样的话你不好举手发言说出去。

- 一个资深的CEO说游戏让他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大家的思维从一开始就去树立敌人,赢/输成了本能的思考逻辑,结果从起步就出了问题;他问大家赢/赢,对/对这种逻辑为什么没人去想?

- 教练表扬我们A组从开头就看出了得胜之道,说了游戏中先要纵观全局(到底是教练,把我那个算术方法论的问题总结到了领导力高度),然后教练点拨了一个关键问题:有好的战略,没有人的参与行不行?教练说你们谁也没尝试去跟B组沟通和对话,结果任时间跑掉,好局也没有走出来。啊哈,光有财务不够,不能光有number people,得有人的参与。

 这游戏在我脑子里转了好久。这样的红/黑对手戏无论兔子狼还是老虎们经常在公司里遇到的。相信在公司外面很多人也有这样的际遇。跟上司,同事,下属,客户,同行业,身边的人,在社区,在街上,在路上,类似的事情天天重演。我们老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谁对谁错谁输谁赢谁退谁让谁占便宜谁吃亏,我们在脑子里想事情老是往打倒对方赢得胜利坚持一己的观点绝不让人家占便宜不能自己少得的逻辑上作选择,而很少往赢/赢,或对/对,相生相长的道儿上努力。我发现在有些博客给我的留言和评论里头那些悲哀的调子或者是慷慨激昂的愤怒实际上也是用同样的逻辑去想事。当然,我绝对不是空想主义者,我觉得工作中生活里碰上狼那就和有情天雨天有鸟也有乌鸦一样自然。该面对的事情比如抗争不公正与欺侮当然要坚定不移。但很多事情你是不是用强者弱者黑人白人穷人富人领导被领导奴隶和被奴隶兔子和狼这样的表面道理去解释和面对得了的?我们有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逻辑都往阶级对立深仇大恨势不两立那里去煽乎?我之所以看那个奥斯卡得奖片《撞车》非常感动,是因为那个电影让我从洛杉矶的“撞车”中看到了类似的荒唐但又常见的逻辑。汽车被偷了就得把家里的锁大换一遍然后骂骂咧咧居高临下给修锁的墨西哥人脸子瞧;小铺子被人打劫了就确信一准是那个棕色皮肤修锁匠捣鬼非去毙了他不可;白人警察刁难黑人女人就咬定是反动的种族主义深仇大恨跟你没完。。。 。。。我们老早以来的习惯和偏见,我们长久的单元文化单元思想单元讨论,我们越来越快的生活速度和压力,使我们被包围在太多的偏见不信任不友善轻蔑和敌视中,我们通常老是顺着怀疑树立假想敌进攻压制挤倒和排斥的单元选择逻辑去面对事情。结果是我们自己把自己锁定在那个永远仇视疯狂郁闷无可奈何脆弱无比幼稚可笑的状态里。

/红游戏告诉我:总会有好几种方法去面对,要懂得换个角度换个位置或者换个逻辑去看去想去尝试。不过这个“换”不是很容易做到,有时候会跟《撞车》那部电影里一样:事情往往非得要等到那个被压在即将爆炸的汽车下的黑肤色女人看到白人警察冒死来解救自己,非得要那个用手枪对着修锁匠的小业主看到花一样美好的小女孩扑到她父亲身上,或者,非得要我们AB组都被宣布游戏出局然后亲耳听到从败局中走出来的每个人回顾失败。只是在这种时候,离事情和离人很近很近,或者你自己就站在事件或漩涡的中心,你才会放弃偏见、教条、单元、愚昧和不近人情,摆脱我们每个人经常有的不逻辑坏逻辑和自我中心,做努力去看清楚对面。《撞车》就是在那一刻把那些我们忽略或者忘掉的东西突然揭出来给我看:关于理解,同情,宽容,关于给与善意和尊重。还有雪花的纯洁,火焰的魅力。还有爱的温暖。

/红游戏支持的培训主题是“领导力”。用这个游戏,道理不乏深刻。你要赢。对。怎么赢?大概可以沿用那句老话“无产阶级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全人类”,或者用当今的简约语言“从我做起”。在我们自身,就是说在最上游的地方,要去思考和面对所有的选项。我们经常忽略了,这个选择的自由摆在每个人面前,就在我们自己手里。你做什么选择?不做选择?或是被选择?

课堂上有一句话我喜欢:if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going, all roads lead you to nowhere. 如果你不知道你去哪里,所有的路都无法让你去。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