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从政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引人注目的博士市长、博士书记。
李金早,桂林市市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1985级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先生,博士毕业后曾在国家计委、财政部工作,后任桂林市常务副市长兼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1998年10月当选为桂林市市长。目前他正以博士市长的学识、胆略和智慧领导全市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和改造,充分展示了博士市长的精神气质和与众不同的领导风范,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像李金早这样的名字还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钟阳胜博士,原广东省江门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于幼军博士,深圳市市长;仇宝兴博士,杭州市市长;黄小祥博士,四川内江市委书记......其实,这也只是冰山的一角,在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在盛自治区和直辖市党政机关已有相当数量的博士走上了领导岗位,博士处长、博士司长、博士区长等等就更多了。有的地方,如重庆,已形成了一个地厅级领导博士群。由此而形成的“博士从政”现象也日益成为政界和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高学历人才从政是中国政坛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推进到80年代中后期,由于各学科教学科研人才匮乏,留洋回国和我国自已培养的硕士和博士大都分配到教学、科研部门工作,只有一小部分进入政界。进入90年代,逐年增多。据统计,1990年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的地厅级干部中,研究生占1.7%,没有博士;到1995年,研究生已占到6.2%,博士占到0.8%;到2000年,在524名地厅级进修干部中,有研究生118人,占22.5%,博士17人,占3.2%;2001年上半年,在230名地厅级正职进修干部中,有研究生48人,占20.9%;有5个博士,占2.1%。可见,即使是地厅级党政一把手,高学历干部也已占到相当的比例。
而且,90年代中期以前,高学历的地厅级干部主要是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报社和出版社社长、总编以及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他们所居的职位大都和他们的专业领域有直接的联系。90年代中期以后,由博士出任的地厅级领导干部已扩展到中央、国家部委和地方党政机关各种岗位,出现了博士市长和博士书记。高学历在我国中青年地厅级领导干部中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2001年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的252名学员中,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03人,占40.9%,其中博士10名,占4%。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厅级领导干部中的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还会大幅度上升,高级干部的学历结构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博士部长和博士省长不会再是凤毛麟角。
你对博士从政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