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可能和谈成功的最终条件(第二版)


台海可能和谈成功的最终条件(第二版)

作者:黄金童2

现在看来,等待已久的台海和谈可能很快就要开始了(三年内).关键的因素是多数台湾人在大陆军事压力下,不愿打仗.现在与1949年不同,两岸都有许多坛坛罐罐,打起来双方损失都很大.和平总比打仗好.开战之前尝试一下和谈,争取一下和谈成功的可能性,总比谈都不谈就开始打好.所以在大陆扩充军备以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随着对台军事压力的逐渐增大,台湾人迟早是要来和谈的.陈水扁最近表示不否认九二会谈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给可能的谈判准备条件.可是双方立场差距较大,和谈成功并不容易,且留给和谈的时间并不太多,大约还有十到十五年.(如果大陆武统准备完毕,如果总拖着不打,风险就很大,负担也很重.)对这样的难度很大的谈判,这个时间并不算多.所以各方都要抓紧时间,积极寻找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和统条件.力争和统谈判成功.

 

要和谈成功,首先要看看台海有关各方的立场:

中国大陆的立场:

       中国大陆的立场包括两个底线,

一是:在任何条件下都绝不允许台湾以任何形式独立出去.为此不惜冒重大的战争风险,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所以尽管大陆也不愿同美国兵戎相见,为防止万一的情况也必须要大力备战.

二是:在大陆已经做好武力统一准备的条件下,任何和平统一的条件都必须包括台#独分子永远也不能再次提出台独的安排.否则你准备好了它就谈和统,如果大陆军事上稍有放松,#独又会死灰复燃.要大陆长期保持随时可以攻#台的高水平军备是不可能负担的.

 

美国的立场:美国的立场分公开的和没有说出来的两个部分.

公开的是:首先是维持现状,但也不反对两岸和平谈判统一.具体来说就是反对大陆对台动武,也反对台湾独立(因为独立了现状就维持不下去了)

没说出来的是:一方面美国不愿意台湾同中国统一,导致中国实力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美国也不希望为台湾同大陆打一场危险极大的拼死战.(所以要反台独)对大陆一方,首先要吓阻,让大陆不敢开战.这就不能明说美国是不会参战的,可如果大陆真的开打怎么办?美国实际上是机会主义的.就是说要评估风险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参战和如何参战.美国的对台湾关系法并没有规定美国一定要参战.就是给危险太大时开溜留条后路的.可是如果中国大陆军事准备不充分,匆忙开战,美国还是有相当可能参战的.谈论已久的美国台海政策的模糊性就是这样来的.问题是美国的模糊性被愈来愈多的人看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多的台湾人看到美国是靠不住的.所以尽管许多台湾独派人士(如陈水扁之流)并不情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能来谈判.

 

台湾的立场:台湾不同的党派立场是不同的.

独派:以李登辉,台联为代表的急独派,的立场是:不惜重大代价,甚至冒战争的危险也要搞台独.它们看到大陆加大军事准备带来的危险.(美国可能担心危险太大而不愿参战)所以主张08年实现宪法独立.争取在大陆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拉美国下水,(参战)利用美国击败中国,这样一来就可以台#独成功.可是急独派在台湾人数不多,大约占台湾人口的17%.其中大部分是亲日派,有的根本就是有日本血统的人.人数少决定了急独派虽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台湾政策可并不能左右台湾政局.

统派:以国民党和亲民党为代表的台湾统派的立场其实同大陆也有很大不同.他们虽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反对台独,争取台海和平.可并不愿意立即接受统一.不愿意接受共产党统治.即便是香港式的一国两制也不愿意接受.(共产党在香港政局中有比较大的间接操纵权)至于大陆所说的台湾的一国两制可以同香港有较大的不同,可具体内容(除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大陆不需要驻军台湾)并不清晰.(当然具体内容应当通过谈判解决)所以我们看到连战到大陆来尽管说了很多亲善的话但绝口不提统一两个字.台湾统派力量比较大,约占台湾人口的40%,但真正急统的人并不多.大约也占台湾人口的17%.其中大部分是49年从大陆逃去台湾的所谓的外省人”.因为人数少台湾急统派也不能有较大的影响.

主流派:台湾持主流民意的是这样一些人,如果不冒严重的战争危险,他们实际上是愿意独立的.但是要他们为台独而拼命,他又是不干的.所以如果战争危险不大,他们就倾向与独,如果战争危险比较大,他们又主张不要马上独立.如果在大选前那种族群分裂,独统严重对立,群情激昂的情况下,他们的表现更多的是独,如果大选过后,情绪比较稳定,更多的考虑实际利益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并不赞同立即独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到大选,陈水扁总能涉险过关,而到了选国代,通过军购案时独派又很难获胜.对台湾主流派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       强大的军事压力是影响台湾主流民意实现和谈的必要条件.

2.       随大陆军事力量的加强,台湾主张谈判的人会越来越多,也越愿意作出较多的让步.这就是最近台湾民调表示60%的人主张民进党同大陆接触并谈判的原因.

   主流派大约占台湾人口的60%.主要是福建早年移民台湾的大陆人.其中包括民进党中不是十分激进的独派和国民党中的反对急统的本土派.人数众多决定了主流派是左右台湾政局的主要力量.大陆在设计谈判条件时应尽量考虑满足台湾主流民意的根本要求.

 

两岸立场有哪些共同点?主要差距又在什么地方呢.?

目前美国和台湾主流民意都主张维持现状(就是名义上的一个中国,实际上的台湾独立)以避免战争.他们认为是作出了让步的,因为他们的本意就是独立,只不过为了避免战争才不搞法理台独.所以台湾主流民意和美国都主张同大陆谈判,目的是以不搞法理台独为必不可少的代价,力争同大陆谈一个50年不独不统维持现状的协议.并力争两岸搞一个军事互信的机制.

大陆的立场分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大陆还没有军事准备就绪,还不愿意摊牌,所以也同意维持现状.可长期,(约十到十五年后)大陆投巨资准备好了攻台武力,却被维持现状协议限制住了,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台湾统一问题,这是不能接受的.

简单将讲大陆是短期防独,长期促统.台湾和美国是长期反统,要的是事实独立.现在的情况是短期台湾法理独立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因为美国不支持,陈水扁说:”办不到”)现在争的是长期是不是要统,在什么条件下统.

虽然目前台湾主流民意并不接受统一,可随大陆军事实力的增强,美国会越来越表示出不愿参战台海.结果是台湾人必须接受现实,作出让步,接受有条件统一.但有些问题台湾人也是有底线的:就是绝不会接受解放军进驻台湾本岛.

现在两岸还是有许多共同的点,它们可以成为谈判可能成功的基础:

1.       大陆可以不要求改变台湾生活方式,可以不干预台岛内部除关系台独以外的内部事务.也可以不驻军台湾本岛.

2.       在军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台湾也可能会同意接受有条件统一,

可是如果在解放军不进驻台湾本岛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台独在时机成熟时又死灰复燃?

笔者认为,在台湾人不想受大陆直接统治和大陆不允许台#独死灰复燃之间的平衡点就是:大陆驻军澎湖. 这就是谈判成功的第一个关键点.当然可能这样的关键条件并不是唯一的,大家还可以提出能满足两岸基本要求的关键条件.来促进台海和谈的成功.

大陆驻军澎湖就等于在台#独头上悬了一把剑,今后台#独要想发难,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在军事上防御台湾.大陆在澎湖驻军,用近距离火力就可以控制台湾军事基地.这样,#独在军事上的不可为性就决定了台独不可能再死灰复燃.

当然这个条件对台湾来说是比较难了一点,台湾也会担心大陆从澎湖出发,会偷袭台湾.但这毕竟避免了代价昂贵的战争.如果双方建立了军事互信机制.特别是建立了融洽的民族感情.和健康的合作关系.大陆再发展一点民主化,这种不必要的担心自然就会消失了.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要消除台湾对大陆的不信任和武力攻台的担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实行大陆的民主化.还需要大陆经济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大陆目前马上实行民主是不可能的,可能会发生动乱.从大陆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看,就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期.

两岸在近60年对立期间,双方都做过不少伤害对方的事,都说过不少伤害对方的话.形成了对对方的许多偏见和不信任.要消除这些长时间形成的消极因素需要时间,善意和大胆改革的勇气.本来两岸都是一家人,开打就是两岸双输,和平统一才是双赢.关键是双方都要作出重大让步,要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统一条件.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笔者相信这个条件一定能找到.

笔者认为,在相当的军事压力下,两岸有很大可能以如下条件实现台海和平统一.

这个草案的精神就是:1.统一对等化.2.台湾去独化,其保证就是大陆驻军澎湖.3.大陆逐步民主化.其保证就是大陆以正式协议方式公开承诺.对等就是给双方尊严,驻军澎湖可让大陆消除台独死灰复燃的担心.大陆民主化可以消除台湾对大陆武力攻台的担心.这是双方消除担心实现和统的关键点.这三点对双方都有很大难度.但也没有侵犯到双方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民族的和平统一,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华共和国,双方都应该拿出最大的让步精神来.这里用一句前朱容基总理的话:让步给自己人.

附录:

台海和平统一过渡协议建议草案(讨论稿)

第一部分:总论

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现在双方以平等地位出发,达成和平统一50年过渡协议,条款如下:

.统一后的国家名称:中华共和国

.中华共和国领土包括:台澎金马,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

.新国旗,国歌,国徽以及新首都地点由三方各自派出20人组成的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国民意见的基础上,以民主方式决定.

.中华共和国不反对其他认同中华文化的地区和人民(比如蒙古和新加坡)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加入

 

第二部分:政治部分

一.              协议生效后,大陆,台湾,以及港澳现行政府均降格为地方政府.中华共和国另外成立一个新中央过渡政府.行使职权50.

二.              新国家政府成立后十年,现在由大陆政府行使的中央政府对港澳的管理权利改由新中央政府管理.

三.              新中央政府以港澳为一方,大陆和台湾为另外两方组成一个国家议会.议会组成成员数量比例按三方GDP比例组成.比如大陆GDP1.1万亿美元.台湾是0.46亿,香港澳门是0.21亿.这样中华议会可由大陆出110,台湾出46.港澳出21.

四.              新中央政府议会成员按中央选举法,用民主公开方法选举产生

五.              新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各地方政府按各自GDP比例上缴.

六.              新中央政府主席可由三方轮流担任.任职时间比例可按三方GDP比例决定.

七.              50年过渡期间,两岸三地各自实行现行政治制度.但应在各自选择速度和方式的基础上,向民主,人权,新闻自由,公开民主选举和三权分立方向做渐进改革.

八.              国家保护公民人权和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九.              国家50年后过渡为:多党,民主共和国体制,.(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可以经国家议会同意延长过渡期)实行市场经济,宗教信仰自由,新闻自由.和人员自由迁移.

十.              50年后,有中华共和国政府在对等的基础上逐步接管各地方政府的军事,外交,和国家权利.

 

第三部分:经济部分

一.                50年过渡期间,两岸双方各自使用原有货币.但十年后发行一种两岸三地三地通用的货币.50年过渡期后所有地方货币停止使用,全国使用统一货币.

二.                关税,地方法规,人员流动,资金流动,股票市场,等问题均按第一条原则精神实行50年过渡到完全统一.

三.                过渡时期两岸三地应逐步减少经济障碍.向实行三通,降低关税,逐步减少资金和人员流动障碍方向努力.50年后做到两岸以及港澳经济完全一体化.

第四部分:文化部分

一.   过渡期以及过渡期后,两岸均可以保持地方文化特色

二.   过渡期间两岸应向促进文化交流方向努力

三.   50年过渡期后两岸应在协商基础上实行一种统一汉字.

四.   两岸均不得搞由政府出面的去中国化活动.各地方政府是否搞了去中国化由新中央政府议会认定.

五.   过渡期内应逐步过渡到两岸三地均可以在对方管辖区内办教育.

 

第五部分:军事部分

一.              过渡期间,两岸双方的军费和军事调动,演习和军事活动都应向对方保持透明状态.以建立军事互信.

二.              如果出现动乱,国家可以在部分动乱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以恢复正常秩序.

三.              过渡期中,台湾军队应撤回台湾本岛.外岛的行政管理仍由台湾负责.

四.              过渡期间,台湾不得研制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武器.

五.              新中央政府成立新的国家军队,其人员比例按各地方GDP比例组成.新国家军队成立五年后可逐步担任涉及三个地方政府间的安全保卫问题.比如驻军澎湖,太平岛,港澳等.不过澎湖驻军不得由台籍军队担任.

六.              新国家军队的统一可用先海军,后空军,然后陆军的次序进行.

七.              港澳没有现役军队,可由香港澳门议会决定是新建军队还是指定台湾或大陆现役部队代表港澳参加新国家军队.台湾如果现役部队人数不够,也可以用港澳的办法决定代表台湾参加新国家军队的部队.

八.              新国家军队首脑可由三方轮流担任,任职期可按各方GDP.比例决定.

九.              在新国家总兵力一定的基础上,新国家军队的逐步扩大,各地方军队逐步同比例缩小.比如大陆交一个师的部队交给新中央政府指挥,大陆地方军队自然就减少了同样多的部队.

十.              过渡期间,如果台湾发生台独动乱,中央政府可以要求台军予以扑灭,如果台军做到有困难,中央可派军入台协助反台独.事后中央军人应尽快撤回.

十一.       两岸军队可在大致对等条件下采购对方生产的武器装备,逐步做到两岸军队装备的统一.

十二.       50年后在新国家军队的基础上过渡到大陆和台湾军队完全统一.

第六部分:反分裂国家部分

一.   任何人分裂国家领土为非法,国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将其扑灭.

二.   任何有分裂国家纲领的政党不得在国家领土范围内公开活动(修改党章后可以)

三.   任何发表分裂国家言论的媒体不得在国家领土范围内合法活动.

 

以上条款看起来,政治方面大陆难度大了一点,军事方面台湾难度大了一点.可并不是不可能做到的.究竟和谈比打仗好.统一给各方带来的利益也绝对远远大于分治.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开辟中国大发展的大好局面.呼吁各方拿出最大的让步精神,尽快开始谈.

05.5.6.

个人文集:http://bbs.armystar.com/bbs/foru ... 11&sid=OOMrkfKQ
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