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能够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大的物种,也不是最小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
研究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年报,研究部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现金流量等指标我们遗憾地发现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市场竞争力都在下滑,很多行业的利润率甚至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有些面临着ST或重组、PT或退市。
我们并不由此完全否认,实际上,中国上市公司本身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与众多非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相比,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整体上现在开始处于下风,尤其在规模经济不很明显的行业。上市公司的优势仅表现在垄断型和资源型的国有企业上,这一点,在市场化、竞争度很高的家电业、电子业的市场表现可以窥探到(见链接数据)。
我们应该看到,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在经历了股价的大起大落、资本重组与收购、ST、PT、国有股减持(现在是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风风雨雨后,已经迈出了健康、理性的步伐,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回避上市公司竞争力已经开始弱于非上市公司的现实。前几年,承担国有企业脱困和“甩包袱”重任的很多公司上市融资更多地罩上了明显的政府行为色彩,被人们称为“正规部队”;而没能上市融资的企业则在“无编制资源的市场上”打艰难的“游击战”,也正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熏陶,非上市公司更懂得了经营、市场、利润、生存,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出非凡的竞争活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在遭遇非上市公司的PK战中,上市公司竞争力日渐衰弱,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存在误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虽然得到重视,治理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治理水平总体依然偏低,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如:控股股东滥用“关联交易”,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管理存在弊端;董事会运行不规范,战略决策功能弱化;经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待改善等。
中国社科院工业研究所副所长金碚在近日举办的企业竞争力年会上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有一种普遍的心态,单纯把上市成功当成经营的成功,其实上市不是经营成功的标志,而是责任更大了;融资也不是收入,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负债”。所以“上市就是圈钱”成了很多企业“类金融生存”的“法宝”,大家并没有从根本上去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战略和赢利模式,拿着钱不知道为什么投?怎么投?投向哪里?收效如何?一股独大,单纯对大股东负责,忽略了对中小股东的回报,忘记了社会责任,有些企业甚至巨亏却仍觉得是“正大光明”,有些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经常挪用募集资金去弥补投资黑洞。国家与股东监管缺失和上市公司非战略投资经营多元化的失败以及擅自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是导致其竞争力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二,盲目投资,经营监督缺位,效率低下,也是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时看好的项目,在资金到手时,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被迫放弃资金投向,正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决策失败计划衰”。许多国有企业人事调动频繁,战略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年年做年年变,使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缺失,僵化的战略又不能主动适应市场,执行力无保障,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散乱、粗放,从而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国有企业的通病较多,部门扯皮、争权夺利、人事纷争等都直接影响了市场反应速度,抹杀了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感,最终丧失了市场机遇。而非上市公司更看重的是生存、压力、责任和企业赢利能力及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其三,优势变劣势,根本在管理。上市公司明显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垄断型和资源型的国有企业上,但这种优势体现在规模上而不是效率上。如电力、煤炭、石油、汽车等规模经济比较明显的行业中,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但在纺织、服装、医药、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规模效应稍微弱化的行业,特别是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这种对比优势已不明显,甚至正在逐渐消失,如所谓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等等。“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公司上市规模扩大后的需求”,金碚认为。许多上市公司掌握着大量资金,宁愿叫它躺在银行账户里吃利息,也不愿意参与市场竞争,缺乏有效利用资金的能力。许多国有上市公司急需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以明确责、权、利,真正把公司的管理机制、发展使命与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尤其是没有把企业非技术性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起来。
其四,新技术转化成产品和产品交到市场、顾客手中的效率不高,企业的激励机制有待健全。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背景导致企业生产与运营效率远不如非上市公司、民营企业迅捷。尤其是许多国有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僵化,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很多中高层的积极性与归属感。而很多以赢利为目的的非上市公司在这方面成功的模式,也没有多少上市企业去效仿,连很多企业的经营者也感觉力不从心。这才是相当危险的。
“正规军”为啥败给“游击队”?在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的市场、经营PK战中,“正规军”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述笔者所提及的,也正是“游击队”的灵活应变验证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自然界能够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大的物种,也不是最小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但愿我们的“正规军”能够及早觉醒并立即行动起来。
【链接】国资委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电子行业47家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62.9亿元,同比增长8.9%,但是实现利润只有19.5亿元,同比下降66.5%。尽管今年前8个月汽车、建材、纺织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下降幅度都较大,但是,电子行业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75.8%,尤其是47家电子行业国有重点企业8月份竟亏损2.8亿元,降幅比1至7月扩大9.3个百分点,这里面就有70%以上的上市企业。信息产业部之前发布的数据是:2005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工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6亿元,同比下降5.5%,而利润率只有3.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8个百分点,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作者系家电业观察家
来源:《中国企业报》200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