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成长之道


家族企业是指那些由个人或家族创办的,并至少有两代的家族成员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政、财务决策过程中均起主要作用的企业。翻开世界上著名大企业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部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家族企业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非常普遍,即使在美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的主导力量:75%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1/3的企业可以看作是家族企业;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企业就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如强生、福特、沃尔玛、宝洁、摩托罗拉、迪斯尼等。但在中国,由于家族企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文化和家族主义倾向明显,重家族亲情,子承父业,低的信任度等等,家族企业的发展因受组织机制障碍性、人力资源瓶颈、品牌误区、企业文化落实难等天然弊病的制约而陷入困境,如何成长成为众人关注的关键性问题。对于家族企业的成长之道,个人认为:

一、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

    家族企业要从人格化社会网络交易转向非人格化的制度性交易,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有效地融合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社会化。一是上市,发行股票来融资,通过外部监管来完善自己,二是与大公司合作,出卖一部分股权给大公司,依靠大公司来壮大自己。只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使企业成为公众型企业,才能实现人才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有效结合;要实行专业化管理,正确对待职业经理,实现经理革命;要积极规范治理结构,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家族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现代规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创业元老实施“金色降落伞”计划,实施二次创业,解决“代际沟通”问题,妥善解决问题。

二、产权制度创新

现实中,血缘使家族企业家企不分、亲缘使家族企业族企不分,地缘使家族企业地企不分。在初期,家族企业的“三缘”适应了创业初期企业发展的需要,但在发展成长期,需要建立现代的产权制度,有效权衡和制约,获取潜在利润,促进家族企业成长。家族企业要想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循环周期,要想真正做大、做优、做强、做久,必须要有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勇气,以战略眼光、机遇意识、开放理念认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克服家族企业的短期行为。当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到一定生命周期时,就必须突破家族制管理模式,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成员共享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完成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变革。

三、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转变

家族企业成长的核心就是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值得推荐的做法是,家族成员只进董事会,公司的运作管理交由专业人士去做,即引入人才。在这方面,一些日本的家族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丰田公司、三井公司等均聘请知名专业人士执掌企业管理大权,且真正做到有职有权,大多数中、下层管理职位也外聘专业人士担任,所以一些日本老牌家族企业中老少三代人都为同一家公司打工。这些员工早已视企业为自己的家,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由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的演变。

四、防止裂变

“裂变”是家族企业的一道生死门槛,因为家族企业是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情感,裂变易使感情破坏,感情基础一旦毁坏,虽可重建,但成本很高,且容易反复,家族企业治理的关键是“合”与“和”,任何一个成员的出局,都可能根本性地破坏整体的情感基础,都会发生“地震”,窝里斗使家族企业容易产生裂变。同时,“太子”与“宰相”的明争暗斗也易导致家族企业的“内乱”,在子承父业的家族企业交接班中,家族企业的“太子军”们正披挂上阵,立业主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族企业认为“蜀中无大将”,选择职业经理人当“宰相”,掌管公司的经营权,于是“太子”和“宰相”的争斗不期而至。在家族企业的运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用人不疑,另一方面是疑人不用,采取“宰相”辅助“太子”,需要有效互补,相互协作。

五、平稳过渡

一是创业元老的问题,需要合理安排,可以组建决策委员会或监督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妥善安排创业元老,权利平稳交接;二是职业经理人与接班人的关系,正如经济学家钟朋荣的“保姆太太”的比方:请保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让太太轻松一点,是为了把家务料理好一点,但是如果这个保姆当了三天保姆之后也想当太太,那么,原来的太太还不如自己辛苦一点,就不要请保姆了,免得出事。在家族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引进外部人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任人唯亲求稳定任人唯贤求发展转变,变革企业文化,实施二次创业,寻求更广的发展空间,但需要平稳过渡。

六、外部环境优化

在外部环境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家族企业体制创新的指导,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和诚信体系,降低家族企业引进外部人才的风险。同时发挥协会等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如组织培训与考察,因为家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族企业家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应大力加强家族企业自身素质的培养。,通过组织培训、出国深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自身的学习浓厚整个企业的学习氛围,把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七、向国际市场迈进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日趋明显,家族企业必须拓宽国际化的视野、运用国际化的思维、掌握国际化的规则、拥有国际化的人才,以全球为平台整合资源,不仅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要树立外向经营、知识产权、国际惯例、自立自强、公平竞争等先进理念,不断向国际市场迈进。

总之,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变革和转型,需要与时俱进。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在与温州企业家的对话中所说,没有家族企业与家族管理,不会有温州的今天;但同样可以说,如果没有职业化管理,没有广纳人才的用人机制,大部分家族企业可能就缺少明天。家族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要从古代舢舨转变到现代舰船,必须从家族企业的躯壳脱胎换骨成社会化的公众型的公司,从而不断健康成长。

www.diyiyingxiao.com

作者简介:王唤明,安徽财经大学市场商务学院高级讲师,上海洞井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山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联系地址:王唤明    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233030

联系电话:0139563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