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基层行执法监察之浅见


    认真搞好基层商业银行执法监察工作,努力提高执法监察工作的质量,推动基层商业银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防范经济案件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基层行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纪检监察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新形势下一个需要探讨和认真实践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搞好基层行执法监察工作谈以下浅见。
  一、目前基层商业银行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思想认识到位难。基层行的部分领导和员工,思想上仍存在着执法监察可搞可不搞的认识,认为开展执法监察不一定就少发案,不开展执法监察就一定会多发案。被执法监察对象思想认识不明确,认为出了案件和重大差错才该纪检监察部门来检查,单位好好的,纪检监察部门来做什么?甚至个别基层网点的员工还对执法监察工作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工作,不接受检查,发牢骚、讲怪话。
  (二)实施执法监察难。目前银行机构改革之后,基层行都没有设立纪检监察专门机构,只配备了一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有的行配备的专职纪检监察人员兼职过多,很难履行好自己职责,同时基层行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人员业务素质单一的问题,很难适应银行全方位的执法监察工作。此外,还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只从事过政工或后勤工作,完全不懂银行业务,如果这部分人员参加执法监察,就会是“外行检查内行”了。基层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状况,也直接影响了执法监察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协调配合难。基层行执法监察工作需要业务部门和其他监督部门的配合。但在具体配合过程中,由于县支行部室人员紧张,抽不出人员,或抽出的检查人员临时有事,检查工作尚未结束就被迫叫回从事业务工作,造成执法监察组的人员难落实;或抽出人员的业务水平达不到要求,保证不了检查质量,容易留下隐患。
  (四)同级执法监察难。基层行专职纪检监察人员同本行员工同处在一个单位,相互都有一定的工作往来和联系,监督检查时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是同级执法监察实际是对业务部门的监督,这种监督存在着业务熟悉程度不同的差异,个别对执法监察认识不到位的业务部门,容易掩盖自己的问题蒙混过关,达不到执法监察目的。
  (五)纠正处理难。一是对执法监察出的问题被检查出单位不认真纠正,或者纠正不彻底,错误的认为小毛病出不了大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如柜员临时离柜操作磁卡、公私印章离柜不收起,终端画面不签退等。二是屡查屡犯,对同一单位检查纠正了的问题,第二次检查时又出现了,纠正得快,重蹈覆辙更快,实际没有达到纠正的目的。三是在处理人和事的问题上,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上找原因少;推卸责任多,主动承担责任的少。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处理起来就更困难。
  二、解决基层行执法监察难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基层行执行监察难的问题,不仅影响着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造成了基层行处个别部室监督检查不到位,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内控管理方面留下了隐患。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基层行执法监察工作难的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对执法监察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

基层行专职纪检监察人员处于内控制度的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临柜操作复核人员、业务主办、第二道防线为事后监督、检查辅导员,第三道防线要监督检查第一、第二道防线规章制度执行,依法合规经营管理等情况。首先,基层行领导要明确只有通过开展执法监察,才能及时制止、纠正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的行为,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依法经营、廉洁高效地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为基层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因此基层行纪检监察工作应由“一把手负责,要按要求选配纪检监察员,对工作计划完成、职责履行等情况亲自进行检查。其次,纪检监察人员要把执法监察工作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能,在当前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执法监察的作用和责任重大。
  (二)注重执法监察工作的协调配合。
  基层行搞好执法监察工作,首先要“一把手“负责协调,该抽的人一定要到位,确保执法监察工作在人员、时间上的落实。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尽量抽调熟悉相关业务的骨干参加,确保检查质量和效果。其次部门之间要主动配合,做到职能互补,优势互补。
  (三)上级行应适当组织下级行进行交叉执法监察。
  省分行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基层行专职纪检监察人员进行交叉执法监察,一是能解决基层行执法监察检查人员不足的问题,增强检查力量;二是可以增大执法监察的监督面,提高检查率;三是能够解决好在本行范围内同级监察难的问题,做好监督工作;四是能开展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的工作水平。
  (四)要认真选择好执法监察项目。
  选择执法监察项目,一是要认真了解各个业务专业和其它监督部门安排的检查,执法监察选题立项要与业务部门的检查尽量不能出现重复检查,出现重复检查即浪费检查单位的人力,又给被检查单位增加了麻烦。二是紧紧围绕银行的工作重点开展执法监察的选题,当前我行的工作重点是清收压缩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高收息率,执法监察项目也要尽快转向效能监察。
  效能监察则是纪检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经营管理的质量、效果、效益等情况开展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效能监察实质上是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一种活动,它具有“专一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因此它不同于其它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活动,但从今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形势上看,开展效能监察不但非常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五)要把再检查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再检查是执法监察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不同于其他监督检查的一个显著标志。再检查的对象是对领导者履职情况的检查和对总会计、事后监督、检查辅导等工作岗位职责的检查。再检查的实质是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工作督促。通过再检查工作,使领导者和管理者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进一步加强基层行的管理和监督。
  (六)要认真纠正和处理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
  执法监察处理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对被监督单位存在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拿出能达到教育目的处理意见;按照处理意见及时的向被监察单位发出《执法监察建议书》和《执法监察决定书》,通知被检查单位认真落实整改内容;对被监察单位执行监察建议情况和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执法监察,对迟迟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力,效果不明显,屡查屡犯的,执法监察部门应会同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帮助其解决或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处罚和组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