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芜铜城市群发展目标论


马芜铜城市群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推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与市场一体化,培育平等、互惠的发展环境;针对市场、产业导向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制定相应策略,扩大区域合作,创造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江为纽带,构建全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基地,打造以皖南山水为特色的滨江城市群。

近期:马芜铜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城市群基本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远期:马芜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空间集约、生态优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群。

(二)经济目标

1、近期:区域国内生产总值198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

2、远期:区域国内生产总值595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0美元左右。

(三)社会目标

1、近期:恩格尔系数35%,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比重20%,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9平方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建成以大型综合医院为主体、与各类专业性医院相结合的城市群共享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群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和体育专项场馆,具备举办全省运动会和全国专项运动比赛的能力。

2、远期:实现城市群高等教育大众化,将马芜铜城市群建设为安徽省最重要的人才高地和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建设具有区域影响的大型文化设施,具备承办全国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和单项、多项国际博览会的能力;具备承办全国运动会与国际性专项运动会等大型运动会的能力。

(四)城市化目标

1、近期: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城镇人口400万人。形成马鞍山—芜湖组合城市雏形,城镇人口220万人左右;铜陵市城镇人口6570万人。

2、远期:城市化水平70%左右,城镇人口630万人。马鞍山-芜湖组合城市进一步整合发展,城镇人口310万人左右;铜陵市城镇人口100万人左右。

(五)生态目标

维护区域内的自然山水风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空间环境,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近期:马芜铜三市建设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内无劣V类水体;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大于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0%,建成15个左右的省级生态村。

2、远期:马芜铜三市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内无超IV类水体;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森林覆盖率在丘陵地区大于40%,在平原地区大于1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1平方米;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