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第二章《礼》
本章论证人的私心所在是别人的承认——注目礼
第二章 礼
钱途渺茫
注目礼是天
“我”为什么是社会人
“归来去兮辞”
没有注目礼是万万不可能的
“归来去兮辞”(下)
[内容提要]“我”之所以步入社会,图的就是别人对“我”注目致礼。如果有人搞什么退出社会,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他的去向:不是退到“终南山”,就是退到“富春江”,再不就是退到他老家,正唱着“归来去兮辞”呢——百分百!
再说一说顾城吧,“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一句“顾诗人语录”众所周知,在当代中国诗的天空中,顾城算得上一颗最璀璨的“明星”,举国瞩目,举世瞩目。但注目礼不知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顾诗人,以至于他对注目礼不以为然,不屑一顾曰“我跟世界有强烈冲突”!
岂虚言哉,顾诗人以实际行动来离群索居,而且是离得孤悬海外再独吊海中,这就是后来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终南山”——新西兰奥克兰市威赫克岛!但顾诗人不是“独钓寒江雪”,陪钓者有妻子谢烨和情人英儿。
谁知道好隐不长,顾诗人再一次举世界瞩目,不过这一次不是写在日记本上的诗,而是付诸现实生活的“诗”——1993年10月8日,顾诗人在一棵树上吊死,在自杀之前,顾诗人行凶杀人,把妻子谢烨扫进阎王殿,“明星”变成了“扫帚星”!
居心何在呢?不良得可爱!据说,顾诗人在“终南山”写了一本“自传式纪实小说”,叫《英儿》,杀人然后自杀也就是为了“把这本书哄起来”!这不是不良得可爱吗?——嗨,连已经举世界瞩目而且声称“我跟世界有强烈冲突”的顾诗人竟然也还要带注目礼进棺材!
“我”可以归故里,也可以上终南山,但“我”终究是“猫”不住的。陶渊明猫不住,顾城猫不住,即使是希圣希贤,也猫不住。且看清朝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吧,虽然功勋盖世,但有人反对把曾国藩奉为圣贤,如与他同时代的王闿运即认为他没有能拿得出的学问文章,够不上圣贤。
笔者一直认为曾国藩够得上希圣希贤,他或许没有系统地立言,但他功勋盖世,尤其是德立得不错,这主要表现在他的主静功夫上,包括他对主静的认识、实践和谆谆以主静教人。翻看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处处可见有关静修的论述和记录。这就够了,立言关键是务本,长篇大论就一定希圣希贤?
就是这样一位希圣希贤,而且主静功夫特别高深,而且谆谆以主静教人,也猫不住。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因为替湘军争权,被朝廷撤销兵部侍郎之职,并开缺回家乡守制,到他第二次出山,时间共一年零三个月。应该说,这是一段大好的静修时光,一是乡下世外桃源地,一是无官一身轻。
遗憾的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曾国藩连觉都睡不好,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只是因为大权旁落,更因为别的人一个个都步步高升,作为湘军创始人的他越来越不被人注目了。《湘军志》有这样一段记载:“时国藩久谢事,无旧军,诸名将后出,……而杨载福已升提督,官品高于国藩,由是负沉滞重望,亦郁郁不自得,更欲以和辑收众心,颇悔前者所为。” 29看,曾圣贤都猫不住。
老实说吧,“我”可以受苦受难受冤,甚至慷慨受死,但受不了没注目礼的日子。别人注目礼一大堆而自己猫猫无闻,谁都受不了,谁都猫不住,曾国藩猫不住,任何人都猫不住——即便他是神仙。
严子陵算得上是一位神仙,毛主席有一句诗叫“观鱼胜过富春江”,说的就是这位神仙。他生活在西汉与东汉的转型期,少年时代与汉光武刘秀是同学,文章应该写得不错,因为刘秀的一些文章就非常好,由此可想而知。刘秀做上光武帝后,别的同学不想,独念严子陵,派人到处查访,希望一见。而严子陵也深知刘秀不简单,天下已是他的,不再作分外想,就反披羊裘,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钓鱼玩。后来,老同学终于还是见了面,而且还如少年时代一样,在宫里面同榻而眠。他还故意装出睡相不好,把脚搁在汉光武的肚子上。刘秀最后没有强迫他作官,放他还山,自个儿悠哉游哉去。
后世有一位上京考功名——也就是考注目礼——的秀才,路过严神仙的钓台,有感而发,题了一首诗:“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真的把严子陵当神仙了。
另一位上京考注目礼的秀才就不客气了,当他路过严神仙的钓台时,也有感而发,题了一首诗:“一着羊裘不蔽身,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大意是说,严子陵反披羊裘不是真正钓鱼,而是沽名钓誉,等汉光武来找他,从而一举成名,留芳百世。如果真想逃名避世,着一般渔人所穿的蓑衣斗笠,谁又知道富春江上这一位渔人是严子陵呢!那么,当皇帝的老同学就永远也找不到他。一句话,严神仙为注目礼在搞自我炒作。
神仙还为注目礼搞自我炒作,况于“我”乎!“我”之所以步入社会,不图别的,就为注目礼。如果再有人与“我”背道而驰,搞什么退出社会,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他的去向:不是退到“终南山”,就是退到“富春江”,再不就是退到他老家,正唱着“归来去兮辞”呢——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