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冲击省人大”显人大宪法地位尴尬
这一则“警察冲击省人大”的新闻,是近日最为热门的舆论话题之一:仁寿县警方未经四川省人大允许,强行冲击数道警卫岗亭,在省人大机关内对省人大信访办通知前来参加信访座谈会的程柏林实施捉拿。被警卫人员阻拦后,又多次叫嚣“你们省人大不就是个法律监督机关嘛?你管不了我。”
诚如有关专家所言,警察在未与省人大取得联系、获得允许的情况下,强行冲击警卫岗亭实施抓人的行为,是在不当的地点和不当的时间,以不当的方式实施的不当行为,是一种践踏宪法的行为,是对国家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公然挑衅。警察这种不受约束的权力,让社会公众感到了可怕:一个小小的镇派出所在堂堂省人大竟敢如此放肆,辖区内的老百姓平日里谁还敢惹他?
如果说警察对公民权利的蔑视,由于屡见不鲜的缘故,我们尚且多见不怪的话;那么文宫镇派出所民警对四川省人大的轻蔑,则无疑令人匪夷所思。该镇派出所指导员刘强多次叫嚣“你们省人大不就是个法律监督机关嘛?你管不了我。”——堂堂省人大竟被污蔑为管不了事的“法律监督机关”!翻译出这句无以复加的轻蔑话语背后的潜台词:在这个镇派出所民警眼里,省人大就是个“橡皮图章”和“政治花瓶”而已,完全不足为惧。
众所周知,省人大是省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监督、决定等诸多权力。了解中外宪法的人都知道,中国人大在宪法法律上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宪法地位。然而,与其说警察对省人大的轻蔑是由于法律的无知,不如说是由于人大宪法地位在政治实际中的真实尴尬。换言之,人大这种至高无上的宪法地位并没有从政治理论和宪法条文中走出来,而是停留在了理论和条文中。
人大宪法地位的尴尬,首先来自当下人大运行机制上的局限,人大的宪法地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人大的宪法权力没有得到真正释放。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党委和政府机关的工作是“一线”,而人大机关和政协机构的工作是“二线”;还有人将人大视为“干休所”或者官员调养身体的去处,社会上有一句顺口溜叫:“老干部不用怕,不去政协就去人大”。除此之外,人大代表中,政府官员比例过高,使人大常常陷入“自己监督自己”的怪异局面。诸如此类,反映到社会现实中就是人大的“无所作为”或者“作为不力”,这必然会造成人们对人大地位和作用的轻视。
人大宪法地位的尴尬,还来自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不健全、不端正。很多人大代表满足于做“开会代表”、“举手代表”,而不能认识到或者不愿履行自身肩负的神圣使命。去年,某律师起草了“制止公款吃喝”的立法建议,在媒体上征集人大代表支持,却无一名代表作出回应;深圳市民李红光从群众中收集了12个建议,却不得不通过刊登广告寻找代表。像建议叫停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的黄细花这样的人大代表,实在太少太少。
“你们省人大不就是个法律监督机关嘛?你管不了我。”——是什么让“省最高权力机关”沦落成了警察眼中的“政治花瓶”?小小镇派出所民警对堂堂省人大的傲慢与轻蔑,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新闻:http://news.sina.com.cn/c/p/2006-07-24/2003105211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