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不在23日前,只为宝钢权证赌到底


中报不在23日前,只为宝钢权证赌到底

 

  今日看到一条消息,上证所网站披露,宝钢股份的中期报告披露时间由原来的830日调整为829日。于是有市场人士说,这将有利于宝钢权证持有人在行权时理性作出是否参与行权的决定。照此说来,管理层还是很为投资者着想的,连半年报披露的时间应该提前一天都想到了。但是这就能改变宝钢权证这个中国股市怪胎的本性吗?不能!如果是真的对投资者负责,早就应该增加它的透明度,明明白白地亮出它的“价值”,而不应时至今日,离结束它的生命只有几天的时候,中国股市还在为它的“价值”而大赌特赌,起码应该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即823日)前出中报,宝钢股份的半年业绩如何?是象一季度那样大幅下滑,还是保持去年的水平,还是又有所增长?也不至于宝钢股份正股的价格至今仍徘徊在410元左右,欲涨不能欲跌也不甘的境地,从而使权证为赌“价值”而演绎着最后的疯狂。

  宝钢权证的最后“价值”几何,目前最关键的是取决于中报的业绩,如果能保持2005年的业绩,目前正股价格的估值显然是偏低的,其股价回复到权证的行权价格以上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那样,权证也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但是如果中报业绩大幅下滑,宝钢股份就连目前410元左右的价格也保不住,只会离权证的行权价格更远,到期的权证也只能是废纸一张。然而,宝钢股份的中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安排在与权证行权的同一天830日披露,而权证的最后交易日早早的定在823日,这样一来权证持有人即使是在最后落在手里时其“价值”也是不确定的。

  正因为如此,宝钢权证连续4个交易日来,再次上演了疯狂,14、1516日从最低的0344元一直拉升到最高的060元,不到3个交易日升幅达744%,而一天后至17日收盘又再创新低0338元,跌幅达437%;而三天的换手率达到了1880%多

  赌、赌、赌,宝钢权证看来是非要赌到最后的一刻。这就是中国股市在作为制度改革的股改中的一个伟大的“创新”,尽管其创造的“赚钱效应”是不可磨灭的,因为一年的时间里肯定是有人大发其财的,但是也肯定有另一些人要为发财人买单而最后被搞得倾家荡产。

  宝钢权证就其本身来说无非是个案,但是它折射的难道不是中国股市“投资不成投机过度”的现实吗?实际上,“堵”的何止权证,所谓的“股改”不是赌吗?中国石化的何时股改、怎样股改以及旗下公司的私有化悬念不也是在赌吗?那些濒临绝境的ST公司,股价的连续几个、十几个的涨停,不也是在赌壳的“价值”吗?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上市首日,在已翻番的开盘价的基础上,居然最高拉升到了50元,比“市场化”了而询价定出的发行价740元翻了近7倍,如果说这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正常不就是正常在赌场哪有不赌的?

  (鲍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