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应向消费者敞开心扉


   近几年来,乳品市场花样百出,你买二送一,我买一送一;你有奖销售,我定期返利;你奖手机,我奖彩电。从“无抗奶”、“还原奶”到现在炒得火热的“纯鲜奶”,企业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打出“百分百”鲜奶的口号,消费者可能会短期得到一点利益,但站在行业的高度,从长远角度考虑这种种做法利弊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奶业协会的副理事长方有生。

  方有生副理事长指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都有消费知情权,企业从诚信角度出发应该不仅要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更要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条件和消费习惯来选择商品。他说,一些企业用较为廉价的工业奶粉通过勾兑还原奶,然后标上鲜奶或纯鲜奶的字样,这显然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讲还原奶是允许生产并有一定营养价值的,但其营养价值和鲜奶是无法相比的,无论用什么高级的奶粉勾兑仍不能保持像鲜奶一样的营养价值。因为经过再加工的奶粉就会失去一部分养分,如维生素流失、蛋白质变性等。只要符合生产指标的要求,还原奶是有安全保障的,只是在价格上一定会比鲜奶便宜许多。这就是部分商家之所以把还原奶标注上鲜奶字样的秘密。

    方有生副理事长还谈了关于“无抗奶”和“纯鲜奶”的问题。“无抗”只是生产中的一项必须符合的指标,而不是商家通过创新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成果。至于有些企业承诺的“百分百”,不过是市场竞争中的一种手段。“无抗”和“纯鲜”都不可能达到“百分百”,这不是对生产企业的苛求,而是考虑到对消费者的承诺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企业为了争夺消费者,于是突显自己的某种优势,抗生素含量很低的生产企业就对消费者承诺“无抗”。由于消费者对较为专业的生产指标不太了解,当看到“无抗”的概念就会误认为其它没有“无抗”标识的产品是不合格的。本来是一项必须达标的指标问题却被商家拿来大做文章,这种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是十分有害的。那么,产品是否是“纯鲜奶”,这个标准则更低,只要有足够的鲜奶源和高温瞬时灭菌消毒设备及包装机就能达到“纯鲜”的标准。方有生指出,各个生产企业应如实把每一项必要指标告诉消费者就足以,拿出哪一项指标过分强调都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至于市场中产品销售的赠、奖、送等行为,方副理事长是这样认为的,只要产品合格,价格合理,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回报消费者,而这部分降低的利润又可以通过扩大的销量补回来。这种行为属于商品销售中的正常促销手段。也有人这样认为,这种看来合法的促销行为,对于刚刚起步的乳品生产企业是一种极大的冲击,拼到后来中国可能只剩下几十家甚至几家大的企业,理论依据是日本只有三家乳品企业。方理事长说这是一个绝对不科学的预测,日本的情况如何能用在中国?牛奶是一种日常消费品,用中国的地域、人口来和日本比较,中国就该有近100家乳品企业,怎么会剩下几十家、几家呢?中小型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存优势,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空间发挥区域优势、树立地方品牌,从而赢得区域内固定消费者的认可。

    奶业市场的前景广阔,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都很大,只有诚实、守信、用行业规范自律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