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拂袖女干部”甩出的三句“牛语”


 

周明华

近日,广西合浦县政府办公室一名女副主任带着一笔慰问金,代表县领导下乡慰问灾民,由于所到的乡镇主要领导都到受灾村组织恢复生产,没有出面“对等接待”,这名女干部脸色大变,怒曰:“我身体不舒服,先走了,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罢,该干部撂下正在等待的灾民拂袖而去。合浦县委县政府日前对该干部作出停职反省的处理。

    笔者注意到有评论作者颇有信心地认为,这名女干部如今可能快栽倒了。依我看,未必!因为,她能在合浦县“呼有声、应有回”的干上县领导身边经常晃悠着的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虽然官衔不过副科级,但对当地数十上百万的黎民百姓来说,这样的女干部毕竟是群众心目中的名人和能人。

如果,这名女干部不是正逢撂下灾民的情感于不顾,在平时代表县领导下乡指导工作,面对镇领导的缺失的“对等接待”时,“拂”多少次“袖”而去,都不会引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更不会引回什么“停职反省,做出检查”的。因为,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对等接待”的潜规则早就成为了她工作中的“必修课程”。

只是她在灾民需要帮助时,做出一个不切时宜的“规定动作”,她走在潜规则面前的步子一不留神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罢了。这可以从她红颜大怒,顺口而出的三句“牛语”中品出其画外音:

 我来是干什么的——她当然知道自己到灾区要干什么,因为她手中正拿着上级拨下的慰问金和县领导要捎给灾民的“慰问语”。在接待不对等面前,她故意“懂了装不懂”,拿正接待她的级别不够的镇上妇女干部撒气。很显然,单就这一句话,便彰显了这名副主任忘记了自己身上为民服务的“公仆天职”,也说明了她平时在下级面前骄纵成性。甚至,我们还可以隐隐看到她在上级面前满脸堆笑的娇情神态。

 我身体不舒服,先走了”——如果身体真的有啥不舒服,她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在未下乡前在县领导面前实情告白。而她没有这样做,身至乡镇处才“突发灵感”的不舒服。显然,她所说的不舒服只是一种直陈不满情绪的借口罢了。这一粗放的借口击中了官场潜规则里的“上接下迎,对称款待”的歪风。

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灾区的人民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但你副主任下乡来究竟是该干啥的?恐怕不是为了撒一通气,摆一阵官架子就一拍屁股走人的吧?不用说,心中没有装着灾民的冷暖与重建家园的情感,琢磨着的却是自己的官阶风光的干部,一定不是贴民心窝的公仆,这样的干部最终是背向着人民需求的方向行进。

短短三句话,画外音清晰,一个官僚干部的丰满形象跃然纸上。虽然这种干部的负面形象,被大众媒体一次次揭开,使其不再是新闻,但作为整顿干部作风和纪律的一地有关部门,应在这种背弃人民的“官老爷”作风抬头之际,给予及时而有力的惩戒。

事实明摆在那儿,随口道出的几句“牛语”便是其为民服务精神的缺失证据,还用调查吗?还用她反省吗?还不如真接惩处,以儆效尤。那种纵容下属,等风头和公众关注点一过又让“问题干部”重返沙场的习惯作法,只能使不久又会出现另一个“拂袖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