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一年有余,迄今人民币兑美元今天(4日)已突破7.95,自去年汇改以来已升值约2%。目前多个机构和国际投行都预测,人民币未来12个月将有3%或更多的升幅。虽然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升值已是大势所趋,但国内一些部委至今仍对此表现得“耿耿于怀”,没有从宏观意义上来认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据9月4日《上海证券报》的报道,日前得到的一份国家发改委最新研究报告表示,中国纺织行业利润将不堪人民币过大的升值幅度。这份报告由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纺织与质量处负责撰写,报告认为,目前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在现有的外贸增长方式下,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将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报告认为,纺织是我国主要外贸组成部分,以上周五(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7.9540计算,升值3%将达到7.72左右。而为保持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部分中国纺织企业将不得不调低价格以抵消这部分升值影响,如果这样,3%的利润率将是很多纺织企业能否继续生存下来的一条底线。
有研究认为,从静态来看,假设产品出口价格和出口量保持不变,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就是压缩行业利润空间,行业利润率趋于零。如果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至6%,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国泰君安的研究显示,当人民币升值幅度分别达到8%、10%、11%和12%时,棉纺织、家用纺织品、毛纺织和服装行业出口产品就开始由盈利转为亏损。
实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给部分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非发改委一家庋础=衲暝缧┦焙颍泄涛癫扛卟愎僭币苍硎荆嗣癖疑狄彩怪泄隹谄笠道竺飨越档停乇鹗切矶嗬投芗筒烦隹谄笠担蟊纠淳秃艿停绶闹灯骄舐式?%,人民币升值3.17%,已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
两个重要的国务院部委对人民币升值表示担忧,虽然表面看起来都有道理,但实质上显示出各个部门对中央改革汇率机制问题的认识分歧。在我们看来,这反映出一些部委习惯于从部门角度看问题,对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缺乏真正的宏观视野和认识。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关系中国经济的大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金融体系改革与开放、改变国内扭曲的资源价格、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中国进出口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只从纺织业的承受能力来看汇率改革,必然会得出“汇率升值应该缓行”的结论。
即使从企业获利来看,发改委的担心也站不住脚。就工业企业的利润而言,2006年前8个月,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与去年相比增长了将近9个百分点,其中纺织行业的利润也大幅好转。而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纺织行业全行业实现利润430亿元,增长35%。其中,纺织业利润269亿元,增长36.7%;服装行业利润123亿元,增长30.6%;化纤业利润33.9亿元,增长41.1%。
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升值,只从个别行业出发来看问题,是十分狭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