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暂停推出股指期货


    2005年春晚,赵本山在小品《功夫》中有一句“经典名言”:“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耗子都给猫拜年了。”耗子与猫本是死对头,居然还给猫拜年,这耗子也真是够疯狂的。话说回来,这只不过是小品中的一句台词罢了,并不能当真。其实,目前的股票市场那才叫真正的疯狂呢。

    由股改启动的大牛市行情已经向纵深发展了,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在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盈利好于预期等诸多利好的背景下,中国股市阔别了五年的大熊市,昂首挺胸地进入了大牛市。从去年的998点算起,股指早已翻番,整数关口被轻松跨过。近几日,上证指数更是将2001年的历史高点踩在脚下,2500点、2600点在短短的几个交易日被突破,市场对新高有了一种麻木感。

    12月25日,权重股工行以涨停价收盘,带动大盘发动了一波“圣诞攻势”;27日,中国联通涨停;28日,另一权重股中行涨停收盘,长江电力也大幅拔高,上证指数见到新高2611点。从8月初的1541点到28日,上证指数上涨近千点,但中间却没有一次像样的调整,股指在多数投资者看不懂的疑惑中犹如“芝麻开花”,从一路稳步上扬演变到了疯狂状态。

    在经过了上半年个股恢复性上涨的“大众牛市”之后,下半年即进入了指数型牛市的“怪圈”。“二八现象”在牛市氛围中再一次被重演,只能说明当前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牛市,也说明牛市已经“走火入魔”。但是。如果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股市的市场环境,一切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自管理层为了抗衡在新加坡上市的新华富时50股指期货从而推出A股市场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之后,机构投资者的“阳谋”就露出了端倪。为了备战股指期货,掌握市场的话语权,机构投资者早就在进行战略建仓,而对象则是对指数有重大影响的大型蓝筹股,而中行、工行的上市,则为操纵指数提供了绝好的工具。

    由于股指期货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机构投资者才敢于强力做多,大肆拉升权重股。一方面,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卖出沪深300成分股(主要是对股指有影响的权重股),以便锁定现货的收益;另一方面,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做空,从而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可以说,机构投资者如此疯狂地拉升权重股,是处在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境地。尽管某些权重股已被“吹起”了泡沫,但仍然“牛”劲十足,个中原因也在这里。

    打开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K线图可以看到,它们几乎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走势基本一样。由于上证指数是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权数进行编制的,而沪深300指数是按照自由流通量为权数和在成份股权重的确定上采用分级靠档法的特点,也就是不流通的股份不能作为权数,根据成份股不同的流通量靠档确定权数。像工行、中行等大型蓝筹股在沪深300指数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在上证指数中却有“四两拔千斤”的功效,这为机构投资者利用工行、中行等权重股打压上证指数进而影响沪深300指数提供了可能。

    毫无疑问,工行、中行等大型蓝筹的疯狂上涨所带动的上证指数上涨为今后大肆做空打开了空间,也即是为机构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套利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且,工行、中行等的大幅拉升显然也是为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做准备的。由于股指已经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如果在2007年初贸然推出股指期货,无疑将是A股市场的一场灾难。到时候,笑着数钱的将是机构投资者,而为股指期货“埋单”的将是中小投资者。尽管近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没有设定时间表。但笔者认为,推出股指期货应慎之又慎,不要将得之不易的牛市毁于一旦。

    http://futures.jrj.com.cn/news/2006-12-30/00000189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