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凤文化专题邮票上的龙凤图案
影/文:翟智高
中华文化专题邮票的宗旨是“承载历史,传播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发的中华文化名人专题邮票作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 图为首发式会场。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下图左),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下图中)出席了首发式。 下图是主席台: 由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推荐,经国家邮政局相关部门严格审定,从全国范围数万名艺术家中层层筛选。首期入围的有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化名家329位,
(图为首发纪念品,上有大红“名家”二字和红底艺术体“龍”字徽标图案,
左侧底图是石雕巨龙图。
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纪念。历史性、权威性、艺术性、国际性。主办: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地址:人民大会堂):
文化专题图片由北京邮票厂印制,邮票是相分开的两个单元,左边是邮票,印有“中国邮政”、“80分”、“CHINA”、“凤凰图案”、“彩云”、“吉祥如意”等邮票必备的要素。右边是作品图片。
文化专题邮票“龙凤呈祥”(图1):
右图采用洛阳伊川龙头沟附近发现的西汉时期空心画像砖上的“人龙和谐图”照片(见原照片图2,翟智高 摄):
画面是人与龙嬉戏娱乐,欢跳的人和喜笑的巨龙,构成美妙的“人龙和谐图”, 两千多年前的龙图与现今的凤图相配而成为全新意义的“龙凤呈祥”专题邮票,是邮品之上品,属不可多得的珍邮。天安门城楼国徽两旁那腾跃飞舞的条条金龙,不仅是最高规格的龙文化艺术形象,而且象征着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团结向前的精神风貌。龙凤专题邮票其“承载历史,传播文明”的含蕴不言而谕。
《说文解字》记:“龙,春分而登天”。中华神州古往今来尊崇龙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最有意思的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中原河洛龙门口南发现的天然石龙,一年四季随季节不同而变化,以春分至清明看的最清楚。几千年来,龙文化始终是维系炎黄子孙奋发图强、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然石龙是有独特魅力的奇观。
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首次展现天然石龙雄姿,见专题邮票“龙飞凤舞”(图3):
天然石龙位于龙头沟北侧沟壁上,现出露部分长约九十多米,高近十米。龙的吻、牙、眼、角、身、翼、足等俱全,呈伏卧欲腾飞状。全由自然形成的料礓石构成。附近还有天然石凤凰、石龟、黄龙泉和黄龙庙。

大雪过后,天气放晴,石龙身上的雪先溶化,周围白雪尤如天上的白云,石龙好象在云中腾飞,为“飞龙在天”之象。石龙地处偏僻山沟,不易显露真容, 所以观石龙的六种卦象应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易字上为日,下为月,日月变化使石龙也在变化。
雪后初晴,石质龙身上的雪先融化,显现出石头黄龙的真容。龙周围土层上的雪恰好像白云,展现出一幅天绘的“云从龙,飞龙在天”画卷,与凤图邮票相配,成为绝妙的“龙飞凤舞图”文化专题邮票,浓缩在半方邮票上,虽然人们不易看出巨型天然石龙的雄姿,但对于广大中华集邮爱好者来说,提供了新的中国集邮信息,中华天然龙凤图案邮票是第一次在文化专题邮票上见到,无疑是集邮收藏的珍品。
文化专题邮票潜龙(图5):
原图是天然石龙夏秋时节照片,见图6 潜龙。摄影 : 翟智高
夏秋之时树木繁茂,石龙被草木所覆盖,但隐约可见龙的雄姿,正是龙“或跃在渊”的潜龙实景。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君德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子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应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的邀请,洛阳巨型天然石龙摄影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石龙的雄姿使参观者眼界大开。参观展出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对天然石龙的发现感到欢欣鼓舞,他们为中华祖国龙的国度有如此体形巨大、象形逼真、年代久远的巨型天然石龙而自豪,纷纷赞誉这是“世界第九大奇迹”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天然第一龙”。尤其是石龙腹部的小石龙,紧密依偎在巨龙身上,象征着港、澳、台是中华祖国巨龙身上天造地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易经》中所说的“与时消息”,是说一切事务都在变化之中,不会永远一成不变。又给我们一种启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犹如“潜龙”,但要有拼搏奋斗“或跃在渊”的精神,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飞龙在天”的愿望。但得志的时候应有“亢龙有悔”的自知之明。也启发人们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再根据变化的规律制定发展规划,这就是今天所说的“与时俱进”。人一定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志向。文化专题邮票中华龙凤腾飞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中华腾飞神龙原图, 作品系用图4“瑞雪飞龙”之龙,剔去土层而成。见图8:
文化专题邮票龙门(图9)
龙门石窟系河南省目前唯一的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东汉傅毅“返都赋”:“因龙门而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也。”龙山相对,壁立如天然阙门,古人称之为伊阙。“鲤鱼跳龙门”是说每年在春分时节,黄河鲤鱼溯伊水而上,到泉水众多、湖沼遍布的伊川境内产卵繁衍后代。此时是伊河枯水季节,在穿越伊水碧透、水流湍急、石礁密集的伊阙口时,大批金鳞红尾黄河鲤鱼为赶路并躲避暗礁,往往飞腾跳跃前进,故曰“跳龙门”;越过者即进入“伊甸园”成为“龙”,能完成繁衍后代的神圣使命。越不过者往往被礁石撞伤或撞死,无缘进入“龙宫仙境”。






女神长发飘逸,眼睛微闭,似可见长长的眼睫毛。鼻子尖尖挺直而不失秀气。最神的是小巧的嘴巴,双唇匀称恰到好处。女神的下巴更妙了,其圆润的程度,恐怕最高明的能工巧匠也难以雕刻成,使北京女神展现出无限的青春魅力。此图与凤凰图相配而成的“凤凰女神”文化专题邮票,比美国的“自由女神” 文化内涵更深厚,因为北京的“西山女神”已经纵览了亿万年来的沧桑之变,而美国的“自由女神”才有多少年的历史?
另有一幅文化专题邮票“丹凤朝阳”(图20):

有人认为此图巨人头部像佛祖如来,在香港回归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获奖作品集中,这张照片被命名为“佛吐金珠”。又有说巨人下巴上有个凸出处是痣,像伟人毛泽东,在中华世纪坛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书画艺术展”上,这张照片被命名为“东方红”。这次与凤图邮票配成文化专题邮票“丹凤朝阳”,有集邮行家评说,该“东方红”自然神韵实在难得,可与文革珍邮“祖国山河一片红”相媲美,并且另有其特殊的永恒价值。
右图是北京中轴线上北端奥林匹克公园上空拍摄到的蓝天白云照片,白云恰像腾飞的巨龙。这张云龙图云层变幻显现为龙形状,仅只有几秒钟时间,云层与下面的青山绿水构成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神奇图像(见原照片图23):摄影:翟智高
这张图片虽然没有涉及有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任何建筑和文字,但拍摄的画面是在奥林匹克公园上空,白云自然呈现巨龙腾飞图像,的确是天遂人愿的罕见奇景,实属奥运邮票之中的神来之票。
海内外华人都会认同中华文化中龙与凤的文化标志。这些形象很容易唤起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民族感情。赛龙舟是人们熟知的关于龙的活动,但祭祀神龙的场面却难得见到。


天然龙凤图案专题邮票是破天荒的首次出现,其收藏价值和承载历史的意义是肯定的。龙和凤在一起永远都是和谐吉祥的像征,是不能分开的天生一对儿。
文章中的照片均是本文作者原创摄影作品,拥有知识产权,引用请注明出处并告知作者。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