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者


上星期四晚上从北京回到郑州,一直没闲着。这次北京之行很愉快,中宣部和中国记协主办的记者节特别节目<记录中国>邀请了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九个代表。而我不仅非常荣幸的结识了这些代表前辈,还第一次见到了央视的名嘴--崔永元和敬一丹,
  晚会大体结构是由九个记者的个人访谈连接而成的,也许从形式上略显单调,但晚会的内容却震撼人心。因为这些被邀请来的前辈有的是多次出现在炮火硝烟第一线的战地记者,有的是一年中待在农村采访300多天的“田坎儿”记者,有的是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打动5个罪犯投案自首的“爱心”记者……
  有人说,记者这个行当真好,人前台上,露脸风光,无冕之王。一位新华社的老摄影记者对我讲,这些朋友看到只是一个侧面。其实,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吃苦,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承受,选择了责任;选择了熬夜,选择了负重;选择了取舍,选择了抗争。
  有些“个人露脸、作品风光”的采访活动,许多记者可能一辈子也遇不上。但是,一个称职、优秀的新闻记者,他的职业成就决不是体现在一两次重大事件、活动采访报道的成功。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去、拿得下来,但更应具备的是:他能够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现象入手,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新闻;能够从非事件的、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寻找事件性因素;能够从正常状态中找出别于其他事物的新鲜、特殊之处,由“个别”上升到“一般”。他要有“处处留心皆新闻”的敏感意识,“旁人皆醉我独醒”的分辨力,“背着摄相机扫大街”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