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塔》的由来


苏州弹词《珍珠塔》取材于明代御史陈王道家史。陈王道,字孟甫,明嘉靖五年(1526年)出生在同里镇,当过浙江鄞县·山东信阳县知县,后升任南京道监御史。续弦方氏,同里九里湖南侧小厢村(今属屯村)人。生一女取名翠娥,自幼与方家联姻,并以“珍珠塔”作陪嫁。陈御史五十寿辰,大摆寿宴。方家姑爷前往庆贺,见正门外人来车往,寿礼接踵,道路壅塞,即令随从挑礼担由边门备弄进府。方家姑爷常到陈府请安,平日正门紧闭,边门备弄出入习以为常,本无可非议。谁料人多嘴杂,看见的误认为方氏轻视乡间至亲,拒由正门迎进。丑话传千里,愈传愈烈,面目全非。后来,评弹艺人据此讹编成弹词《珍珠塔》,讥讽势利姑母。弱弹词中所涉“御史府”·“翠娥闺房”·“方卿书房”·“白云庵”·“九松亭”等地方,同里都有。所谓方氏家居湖南,是借用了九里湖湖南的意思,襄阳则是从小厢村的“厢”字谐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