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发展导航,这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的一个重要共识。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这方面还做的很不够。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高柏教授甚至认为中国发展模式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的生存能力肯定要比日本弱。他在《美元本位制与金融风险》一文中指出,日本模式在资本形成方面“完全依靠内生资本”,而中国模式则是“内生和外来并取”。由此可见,日本通过“本国比较健全的金融体制,把国内的储蓄有效地转化成了产业资本进行投资来发展经济”,而中国却要“依赖外资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投资过热。在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日本模式坚决发展本国的品牌,而中国模式则完全是为全球价值链服务”;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更多地依靠引进外资带来的生产技术,而日本注重的则是以独立的知识产权为主的研发发明的技术”;在GDP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上,“日本在最高的时候也没有超过30%”,而中国在2004年已经达到74%;在资源利用方面,“日本今天在能源利用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而中国在2004年却“使用了当年世界1/3的钢铁与水泥创造了大约相当于6%的世界GDP总值”;在财富分配方面,“中国只是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能够真正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等问题,而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高柏教授认为,“中国模式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的生存能力肯定要比日本弱”。
这表明我们目前的发展模式很多时候往往并未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让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发展导航,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这方面还做的很不够。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高柏教授甚至认为中国发展模式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的生存能力肯定要比日本弱。他在《美元本位制与金融风险》一文中指出,日本模式在资本形成方面“完全依靠内生资本”,而中国模式则是“内生和外来并取”。由此可见,日本通过“本国比较健全的金融体制,把国内的储蓄有效地转化成了产业资本进行投资来发展经济”,而中国却要“依赖外资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投资过热。在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日本模式坚决发展本国的品牌,而中国模式则完全是为全球价值链服务”;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更多地依靠引进外资带来的生产技术,而日本注重的则是以独立的知识产权为主的研发发明的技术”;在GDP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上,“日本在最高的时候也没有超过30%”,而中国在2004年已经达到74%;在资源利用方面,“日本今天在能源利用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而中国在2004年却“使用了当年世界1/3的钢铁与水泥创造了大约相当于6%的世界GDP总值”;在财富分配方面,“中国只是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能够真正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等问题,而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高柏教授认为,“中国模式在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的生存能力肯定要比日本弱”。
这表明我们目前的发展模式很多时候往往并未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让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发展导航,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