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武帝时代有一个杰出的将军叫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这么一个能文能武的李广,他的军功应该不低,可许多比他本事低的将领都封了侯。在经历了一番困惑之后,李广向王朔抱怨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将领都封候位列三公,然而我却没有封候,难道我命中注定不封侯?”王朔说:“你想想,你有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情?”李广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我杀了已经投降的八百人。”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及将军所以不得封侯者也。”
其实不管是李广打了胜仗后杀了八百多降俘也好,也不管挟私愤杀了霸陵亭尉也好,还是受当初大将军卫青的排挤也好,但造成这种结局的最终原因原因应该说李广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性格缺陷”,不是指人格心理学上说的那种典型的变态人格,而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尤其是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在企业管理中,有许多的经理人就像李广一样,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行,也不是他们的知识和学历不行,但他们往往在工作成绩做到最好的时候,却不得不离开公司,很大的因素就在于他们的人格有着严重的缺陷。研究李广的性格缺陷主要有:
第一、不善言辞
《汉书》记载李广“讷口少言”,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直如一乡下老农,即“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言少脾气倔,受不得半点委屈,在家人面前或许能得到谅解与宽容。到了外面,就是在普通的上司那里也要倒霉的,而况李广面对的是专制的君王,所以虽是战功卓著,最终得不到好的结果,竟至“引刀自刭”。
第二、个性太强
李广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不随波逐流;性格火爆,三句话谈不拢就大发雷霆。
第三、性情冲动
李广回霸陵亭太晚,城门已关。霸陵亭尉趁着一股酒劲,呵斥广:“今将军不得夜行,何况你是前将军!”李广气而无可奈何。虽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办事。等李广又一次被皇上用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心想:“上次被那个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视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军中,后而斩之。这一点说明李广心胸太狭窄,心中容不得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李广心里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见李广气量狭小,不足以成大事。
第四、胸无城府、没有政治见解。
如“梁王授印”一节,从汉景帝对李广的态度可以折射出李广在政治上的幼稚,在专制制度下,不具备见风使舵的变态性格,纵有千般能耐,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引火烧身。
第五、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逞一时之威,杀死匈奴射雕者及以百骑御匈奴千骑等事。
倪庆峰点评: 从李广难以封侯这件事看起来,“严以责人,宽以待己”是人性的通病,有些经理人在指责别人“说话”之时,却不知自己也犯下了“说话”的错误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往往只看见别人的过失,却看不见自己的错误。”严于律己才是成就事业的开始。自我发觉意识较强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这种自我意识能给予经理人力量并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