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房企上市再放降温房市信号


 

4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148亿港元,制造了中国内地“新首富”……潘石屹把SOHO中国带到香港上市后,而任志强主理的华远地产借壳SST幸福上市的方案却在9月28日遭到证监会否决,近日,又爆出新闻说,“证监会发审委现在已经暂停了内地房企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的申请受理、审批工作”。而且,关于何时结束“暂停”并没有明确期限。只是,在“暂停”时间结点之前提交IPO申请的,将不受“暂停审批”的影响。

据报道,此消息,也已经从一家于2007年9月下旬向证监会发审委提交了A股IPO申请、正在谋求A股上市的知名房企高管的言语中得到了证实:这家企业但随后被告知,目前对房企的IPO申请受理和审批工作已经暂停。但何时重新受理没有明确的说法。

进一步地,更有消息称,明年1月开始,证监会将对房企在A股借壳上市进行全面整顿和清理。也就是说,IPO“暂停”,并非地产直接融资政策调整的全部。在未来,房企借壳上市的难度,也可能越来越大。,

无疑,房市调控越来越深化的今天,在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连续加息等政策之后,银行信贷已全面收紧,并有继续收紧的趋势,这样,资本市场这一融资渠道,自然更受房企追崇。只是,也因宏观调控的大势而正在受到空前的政策挤压。

中国房市投资过热,不但房价不断高攀,更拉动着地价不断攀升。在地价高企、“地王”频生同时银行业紧缩地产融资的背景下,上市房企通过IPO获得大量现金购置土地,又可通过利用已购地进行定向增发等手段进行再融资,获得同业竞争中极为重要的资金优势。

房价上市之后,可以通过向公众投资者募集其土地购置费用,可大为减轻企业自身承担的资金压力。有了资金这一比较优势后,上市房价又可进一步加大拍地拿地的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因此,在银行信贷全面紧缩的背景下,在频频于土地招拍挂市场上失利之后,一些没有能够实现上市的开发商,则深感“我们拼不过上市企业”。于是,包括碧桂园、潘石屹的SOHO中国等一些房企,则一直寻求在香港上市,以获得土地储备及扩大再生产、赢得同业竞争比较优势之所必需的资金支持。另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在国内IPO或香港上市不成,又迫于拿地和扩大开发规模等所需资金的压力,正在想方设法做“迫不得已的事”:或借壳上市。

房企上市,无论是国内A股IPO或香港上市,也或借壳上市,都是在寻求通过银行融资渠道之外的直接向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以化解或降低金融调控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在目前中央政府正强势深化调控、紧缩银根以图能使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大形势下,从微观角度来看,房企通过资本市场渠道融资,是为了获得企业在房企面临房市大洗牌的背景下的资金优势、拿地优势、扩大再生产优势等比较竞争优势,而从宏观角度来看,按照理性预期理论来分析,实际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为了确保能继续深化宏观调控,确保紧缩银根政策能有效使房地产投资过热降温,或正因为基于这些原因,因此,证监会发审委已暂停了内地房企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的申请受理、审批工作,并可能于明年1月开始,将对房企在A股借壳上市进行全面整顿和清理。

在宏观调控不断深化的今天,在采取从紧货币政策的今天,暂停房企上市,全面整顿和清理房企借壳上市,再一次释放了政府将进一步降温房地产的信号,释放了将坚持进一步从紧的货币政策的信号,释放出将进一步紧缩银根的信号,表达了政府对房地产将进行更深化调控的决心和态度,无疑将进一步打击房市投资回报尤其房价走势的预期,加大促进房市逆转、房价下行的可能性加大房市投资风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陈真诚联系:上海:13808420007;长沙:长沙新思维企业发展策划公司0731-4478178;QQ:7047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