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MBA有什么作用?近日,全球著名的财经媒体《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公布了2007年全球EMBA排名,林永青先生曾经就读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纽约大学商学院(NYU-STERN)、和巴黎高等商学院(HEC-PARIS)三所世界名校的联合全球EMBA项目名列全球第2位。(FT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sc/emba0710/emba_index.jsp)
出于对MBA/EMBA项目同企业管理之间,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关联?此类学位对于经理人的职业发展到底有没有作用?有什么样的作用?记者同林永青先生安排了一个访谈。
价值中国网的创始人兼CEO林永青先生,是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学位获得者,同时也是一位同时拥有国内外4所著名大学签发的MBA学位证书的人,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是否取得了大的成就,与读了什么学位关系不大,而与会不会学习关系重大。”
他在接受《职业》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职业》:你是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获得者,并拥有哈佛商学院(HBS)资深经理人证书,这些金字招牌对你现在从事的企业管理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林永青:学历、证书的作用因人而异。总体上我不认为文凭会有多大作用,我更看中的是在文凭获得过程中,寻求资源和知识的投资价值。我读了4个MBA,但我认为管理是一门长期的实践,要做好管理,对人性的理解和社会阅历更重要。其实,管理经验很难从课堂上学到。至于这些学历对工作的帮助我感觉主要有两点,一是使命感、价值观的形成,二是资源的获取。
我们的EMBA课程需要在5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其中有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和美国的纽约大学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培养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说20世纪的很多主流思想都出自那里。如罗素、哈耶克、索罗斯、肖伯纳、波普尔、科斯等,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奠基人或主要推导者;而纽约大学是盛产华尔街众多金融名人的地方,如:比美国总统在位时间还长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纽约交易所等主要股市的总裁、著名管理大师/全球第一位以管理学教授作为职称的德鲁克等;学校培养的是对世界有贡献、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及世界500强的高层管理人,我看到他们也没有三头六臂,但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人,这些对我的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很大。同时,按要求我的学位需要在好几个国家读,这对于开阔视野和对趋势的理解把握有很大帮助。另外一点是资源。我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对各个行业发展趋势有了新的理解。我们创办价值中国网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这一资源,包括人才、投资、合作的资源。”……
林先生接着说,“MBA教育到底作用有多大?因人而异,差别很大;然而,商学院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需要一些专业管理研究和教育工作者,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创新,也进行知识传播,当然商学院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我是从长期的立场,来审视这个作用问题的。”也是林永青先生就读MBA母校之一的厦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院长翁君奕先生就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管理学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创造知识。”
“重要的是知识,而不是学历”,林先生的回答充满了哲学的趣味,“一个人是否成功,学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学习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学历教育是比较‘轻松’的一种。但往往从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成本最低,反而很多人在学校里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知识。因为人们总是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而学校外的每个企业和员工,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重新获取知识。)没有办法,这就是人性。另一方面,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知识的运用’。管理大师德鲁克有句名言,‘行动比知识重要’,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实践出真知’。这些名言,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去实践了、真正做到了的人,却非常非常少……”
[结语:关于商学院排名的一个重要事件]特别值到关注的是,2007位列全球第一EMBA项目的是,中国香港科技大学(HKUST)商学院和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的联合EMBA项目,林先生对记者说:“为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在21世纪经济崛起的重大事件。亚洲第一商学院曾经是澳大利亚的大学,后来亚洲第一商学院就是这所香港科技大学,而现在它的EMBA项目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同样是“中国概念”,为什么北大、清华没有位列榜首?这个问题很复杂,只能简单地说,大陆名校创办MBA教育的时间还太短、国际化程度也远远不够。”(林永青先生也曾代表价值中国网,应邀请作为评委,出席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举办的全球著名商学院学员创业大赛。当日,《华尔街日报》也给予了报道。http://www.chinavalue.net/shownews.aspx?nid=33)
出于对MBA/EMBA项目同企业管理之间,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关联?此类学位对于经理人的职业发展到底有没有作用?有什么样的作用?记者同林永青先生安排了一个访谈。
价值中国网的创始人兼CEO林永青先生,是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学位获得者,同时也是一位同时拥有国内外4所著名大学签发的MBA学位证书的人,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是否取得了大的成就,与读了什么学位关系不大,而与会不会学习关系重大。”
他在接受《职业》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职业》:你是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获得者,并拥有哈佛商学院(HBS)资深经理人证书,这些金字招牌对你现在从事的企业管理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林永青:学历、证书的作用因人而异。总体上我不认为文凭会有多大作用,我更看中的是在文凭获得过程中,寻求资源和知识的投资价值。我读了4个MBA,但我认为管理是一门长期的实践,要做好管理,对人性的理解和社会阅历更重要。其实,管理经验很难从课堂上学到。至于这些学历对工作的帮助我感觉主要有两点,一是使命感、价值观的形成,二是资源的获取。
我们的EMBA课程需要在5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其中有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和美国的纽约大学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培养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说20世纪的很多主流思想都出自那里。如罗素、哈耶克、索罗斯、肖伯纳、波普尔、科斯等,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的奠基人或主要推导者;而纽约大学是盛产华尔街众多金融名人的地方,如:比美国总统在位时间还长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纽约交易所等主要股市的总裁、著名管理大师/全球第一位以管理学教授作为职称的德鲁克等;学校培养的是对世界有贡献、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及世界500强的高层管理人,我看到他们也没有三头六臂,但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人,这些对我的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很大。同时,按要求我的学位需要在好几个国家读,这对于开阔视野和对趋势的理解把握有很大帮助。另外一点是资源。我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对各个行业发展趋势有了新的理解。我们创办价值中国网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这一资源,包括人才、投资、合作的资源。”……
林先生接着说,“MBA教育到底作用有多大?因人而异,差别很大;然而,商学院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需要一些专业管理研究和教育工作者,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创新,也进行知识传播,当然商学院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我是从长期的立场,来审视这个作用问题的。”也是林永青先生就读MBA母校之一的厦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院长翁君奕先生就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管理学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创造知识。”
“重要的是知识,而不是学历”,林先生的回答充满了哲学的趣味,“一个人是否成功,学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学习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学历教育是比较‘轻松’的一种。但往往从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成本最低,反而很多人在学校里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知识。因为人们总是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而学校外的每个企业和员工,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重新获取知识。)没有办法,这就是人性。另一方面,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知识的运用’。管理大师德鲁克有句名言,‘行动比知识重要’,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实践出真知’。这些名言,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去实践了、真正做到了的人,却非常非常少……”
[结语:关于商学院排名的一个重要事件]特别值到关注的是,2007位列全球第一EMBA项目的是,中国香港科技大学(HKUST)商学院和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的联合EMBA项目,林先生对记者说:“为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在21世纪经济崛起的重大事件。亚洲第一商学院曾经是澳大利亚的大学,后来亚洲第一商学院就是这所香港科技大学,而现在它的EMBA项目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同样是“中国概念”,为什么北大、清华没有位列榜首?这个问题很复杂,只能简单地说,大陆名校创办MBA教育的时间还太短、国际化程度也远远不够。”(林永青先生也曾代表价值中国网,应邀请作为评委,出席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举办的全球著名商学院学员创业大赛。当日,《华尔街日报》也给予了报道。http://www.chinavalue.net/shownews.aspx?nid=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