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艺复兴”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群体的信仰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基石.没有了信仰或是信仰的体系出现了错位,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

自从告别了毛泽东时代,回想这一路上,从“六.四”学潮到法轮功,我们都迫切感觉到社会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中国需要有一种新的精神信仰来引领人们,来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和价值体系,就像十四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一样,中国也需要有一场属于自己的文艺复兴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道路。虽然我们有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但是它们是终极目标,而我们在路上。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堪称奇迹,物质上,我们富裕了,但是精神上,我们却贫穷了。人心变的越来越不可捉摸,社会道德也开始下滑,从五十年代的人帮人到六十年代的人爱人再到九十年代的个人顾个人,这一路上留下来的痕迹我们看的清清楚楚。毛泽东时代的价值观是美好的,但是经历了十年的动乱,人们的精神被束缚了,以致于思想一被解放,人们却找不到精神归宿,正因为如此,才迅速成就了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成就了张爱玲和韩寒等一批以玩世不恭而显得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文化名人。再加上西方文化造成的冲击,人们迷茫了:选择以前固有的价值观吧,社会自身已经变了,因此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法轮功才有了可乘之机;选择西方的利己主义吧,又显得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不相容。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我们需要一种实际的能拨正人们价值观的精神文化,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错了,那么他的方法论也会跟着出错,这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国家已经在着手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了。俗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战争年代我们产生了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作家,但是在贞观之治的大唐和康乾盛世的大清,我们同样也产生了伟大的艺术,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道德都是良好的,然而在经济欣欣向荣的今天,我们却没有看到这一切!伟大的艺术作品已很难找到,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到十面埋伏再到黄金甲,题材的缺乏,使得伟大的导演不得不把作品压在庞大的明星阵容和壮观的场面上,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走上了拳头加枕头的套路,如果这个时代没有发明炒作的话,我们很难找到那么多知名的作家,被功利侵入的艺术,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纯洁和美好。

从文物到文化遗产,从宣纸到风水,我们的现代文化意识也已经落后了,我们的人均GDP并不高,但是我们的奢侈品消费量却并不低,我们的经济才刚刚起飞,但是我们的自我心理却已经膨胀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属于现代社会的向上向善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来给予矫正,加以指引。

正如王蒙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历史性的任务就是脱贫,同时还要脱愚,贫而愚,会落后挨打,倒行逆施;富而愚,也许其危险性不低于贫而愚。

大力发展教育固然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只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良好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不仅需要政治层面上的倡导,更需要有伟大的精神文化领袖和伟大的文化艺术作品,人们的信仰需要具体化,具体到人,具体到事。

记得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一本书中说到: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迎来一场文化上的复兴。真诚地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让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再像大唐王朝一样,物质发达,文化卓越,荣光闪耀,泽被四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