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容如此公开歧视农民


 

农民工遭歧视,受屈辱,是当今社会寻常事。不过,这些多是“台面下”和“背地里”的作为,在公开场面上“关爱”、“维护”声还是一片的。今天在《中国网》上却居然看到一篇新闻报道,公开把“诈骗”的标签贴到了农民头上,令人惊诧。

《中国网》2007年7月3日,刊登警方提醒党政领导干部:警惕被农民冒充诈骗》一文,报道:湖北省部分乡镇农民冒充党政军及企业领导在省内外实施电话诈骗情况较为突出,并有蔓延之势,受害人被骗金额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该报道本是提醒大家注意此类诈骗的行径,是对警方维护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正面报道,但标题竟然变成了歧视和侮辱农民的“广告”。问题的症结,是出在当地警方,还是出在媒体,值得追究和反思。

诈骗或被他人诈骗,并不稀罕。诈骗行为人,从身份来看,既有城市人,也有农民,即有政府公务员,也有普通市民。但为什么警方怎么却一面倒地把矛头指向农民,提醒党政干部,注意警惕被农民诈骗呢?而放弃对城市人或被政府公务员的诈骗行为的警惕?

农民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农民格外需要体恤和关照。作为政府部门、执法机关、新闻单位更该如此,而不应该再给他们贴上“诈骗”的标签,让其精神压力大,这无异于宣布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人”,意欲“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