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新
笔者按:为了维护中国股市“只涨不跌”的“稳定与发展”,有“权威”股评家日前极力主张:坚决反对股市下跌,应该尽快增加发行新基金,以保证中国股市的“稳定”与“发展”。如此牛市传销观点,着实令人后怕,笔者不敢苟同,故作此文评析。
众所周知,中国A股从两年前的千点关口攻至今天的6000点上方,短短两年时间,沪、深A股累计涨幅分别高达500%和600%以上,包括垃圾股在内的许多股票都已达到了10倍以上的涨幅!就连超级航空母舰——中国石化也大涨了800%!如此凶悍、惊人的涨幅,实乃世之罕见。
事实上,中国股市属于明显的“快牛”、“猛牛”、“疯牛”,其根本原因当然是源于A股流通市值规模狭小,股市严重供不应求;但另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则是源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猖獗投机与过度轮炒,正是基金与机构投资者的过度投机,加速做大了股市泡沫,并加重了牛市终结的风险。因为快牛,则必然“命短”;暴涨过头,则必然暴跌过头。
因此,当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冲向71.44倍和76.15倍,并再次刷新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历史最高记录时,上证综指也再次刷新了它的最高历史记录,首次冲破6000点,最高上摸了6124点。
天下没有永远的牛市,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当疯牛创出一个更高的历史新高时,也就意味着牛市自我终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经过两周的缓慢回落,牛市传销人士已开始有些担忧疯牛的终结了。截止2007年11月9日,周五,上证综指最低跌至5217点,与18个交易日前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相比,累计回落了800点。尽管目前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已有所回落,但仍分别高达58.38倍和64.15倍,这与仍处在大牛市巅峰的香港股市23.5倍的平均市盈率着实有着天壤之别!
其实,牛市泡沫的最终化解一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熊市暴动(革命式),即通过牛熊交替、八浪振荡,强制化解泡沫于每一轮熊市谷底,当然,这种选择是较为痛苦的一种方式,但它是快牛、猛牛或疯牛型股市必然的选择;二是通过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快于股价上涨而自动化解泡沫(渐进式),这种选择只有在慢牛运作的市场模式下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只有慢牛,才可能保持让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快于股价上涨,从而永远保证市场平均市盈率处于适度水平,这种方式一般只适合于发达而成熟的股市。
中国股市目前膨胀过度的牛市泡沫,只能通过“熊市暴动”来强制性化解,除此别无他法。“快牛慢熊”模式仍将是这一轮大牛市的最终选择!庄家与散户不分业绩好坏的反复“轮炒”已走到尽头!
目前,任何寄希望于增发基金来拯救股市泡沫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基金不仅是本轮牛市进入疯狂的始作俑者,而且它自身也携带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比方,基金“短频快”做庄的投资风格过于急功近利,投机因素过于浓烈;基金投资市场封闭而单一,不能有效分散地域投资风险;所有基金集中投资股票,投资品种单一,风险过于集中;基民大多由不识风险的储户临时性担当,实际上,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投资者,这种短视性投机的基民大多为“短线客”,一旦牛市结束,基民将做“鸟散状”,集中爆发的基金赎回风险可能十分巨大。因此,当基金自身难保时,增发新基金也无济于事。
最后结论:在泡沫尚未化解的情况下,增加发行新基金,必然会进一步加大泡沫,继续恶化股市,最终会有更多的股民不仅被套于股市,而且同时被困于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