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课堂本人拙见!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是方兴未艾,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了很多的瓶颈,需要我们去克服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理想的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定义: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

      这样的定义可见学者是严谨的,并且是深怕被人家批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简单的来理解呢?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大家都知道“乡政府”,可是如果要求给乡政府下个定义的话或许还是有比较大的困难的,大家会以为大家都知道,可是就是不能像学者那样严谨的定义。既然无法,那么就用其他的途径来解决。

       [探索]:  分析如下,助以理解。

    主体:  政府部门;

   客体 :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

   工具或者所借助:    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目的:   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隔阂的限制,全方位地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

那么概括起来就是:[主体]用[工具],达到[目的]。

电子政务与传统电子政务区别是比较明显,除了基本的政府原则外基本上各个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关键区别在于事务处理流程与支撑技术不同,传统的电子政务是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为中心,电子政务处理事务的流程是以社会的需求为中心,政府是提供服务的,那么这样的中心和出发点不同,导致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在诸多方面有区别:

                                                     传统政务                                                        电子政务

1、政府部门存在形式;       物理实体存在                                       网络虚拟形式

2、政府办公的方式:      面对面                                              跨越地理限制

3、政府组织结构 :        金字塔形组织                                       网络型扁平化组织

4、政府生效方式:         集中管理                                               分权管理

5、政府处理程序;        签字 盖章                                               数字签名等

6、政府工作中心 :     以管理和审批为中心                 以服务和指导为中心

7、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会议为主                                      网络会议、讨论

8、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                 政府内部与外部统一

对于上述的区别的本质在于现代管理思想上的差异,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思想或者没有相应的决策思想,那么这样的区别就是理想化模式罢了,没有基础的保障,这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