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治智慧和社会百姓民生


 

  中国的政治智慧和社会百姓民生

李华新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十七大报告的第二部分,执政党鲜明地向世界宣示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这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发人深省,不禁让人联想起邓小平的至理名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除去语气稍缓和外,“没有出路”与“死路一条”是同一个意思。

   假如我们不少仅仅是从赞美的角度来看待关于执政兴邦的要务是为了必须过上好日子,我们就会发现作为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确是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这些和百姓所期盼的过上好日子之间还是有提高空间的经济发展和让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之间并不矛盾,因此在我们对其进行深思的时候会发现,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论述,其中的一个基点,就是要让百姓富裕起来,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在当下必须坚守的一个信念,因此说,作为一个执政地位的党来说,让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用积极稳妥的发展来解决收入差距在拉大的现实,并不是什么对于百姓的一种恩赐,而是一种责任。

  新的政治家集团已经登台亮相,这些信任政治局委员、常委,是代之后百姓的期待,肩负着历史使命走向新的历史舞台的,然而要想真正薄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信任和赞叹,并不是意见简单的事情。而最重要的一个感触是,不管是今后是施行什么样的领导体制的制度,今后要真正保证党的旗帜永远高举社会主义,真正坚持一百年不动摇,那么,新老政治家集团的交替和顺利交接也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而现在我们之所以如此看中民生的利益,那是因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且为人民服务,这其实是最简明扼要的解释,现在我们不要因为用上了民生的字眼,就会对党自成立以来一致为之奋斗的目标有所变化。因为那个时期的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就是为了劳苦大众谋利益的,现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作为拥有权利的党,不为百姓,一是脱离了党的根本宗旨,二是现在也是世情国情党请的需要,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如果当官就是为了用权谋私,以权为个人某利益,那么这样做最终的结果,不言自明。

    从政治集团的制度保证上来看,十七大党的领导集体的选出的充分的民主,以及这些新当选的领导人个人素质,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来看是经得起考验的。但是这是否就可以打上包票呢?也不能,因此领导人的权威更多的是来自于制度的法理,而不是也不能继续延续,以往的一人一言九鼎的局面。因为这是不正常的。也是难以真正保证不出问题的。

   因此邓小平同志就说过,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人的威望上,是靠不住的。而且在过去一些身居高官的人,也会犯错误,也会不顾人民的利益只是在为自己为小圈子谋利益,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新的领导集团的每个人来说,也存在这需要继续解放思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素质的现实问题。因为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时代,需要每个人都要不断提高政治智慧,这个智慧最主要的基点就是民生,而不能把民生作为自己的权利只手的玩偶。

   因此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纳入执政党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视野,才能逐步在政府政制定和实施环节,给予安排和逐步解决。

    从这个角度来看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的民生问题已经跃升为报告的主体之一,我们就能体味到其中的寓意是多么深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新领域的到来,是新的政治领导集体要面对的,这需要新的政治智慧来完成。

   人民在期待,全国百姓在期待。世情、党情、国情在期待。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