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经济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


  这本不是一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讲,作为政府的官员谁都知道不能让一个纯经济的问题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但在实际工作,往往事与愿违。

  一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报告很少会以生态环境原因被否定,充其量只作一些补偿措施,致使一些污染无法治理的工厂上马,甚至使一些有污染环境企业或开发区设置于水源源头。在造成后果后,又没有正确处理,结果使一些经济问题引发了社会问题。

  最近,某地就有一个案例比较典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在群众反对声中引进了一个有污染的农药企业。但一些群众在建厂初期虽然意识到有污染,但因为尚未生产,没有显性的后果,加之企业的小恩小惠,企业在吵吵闹闹中还是开建。这其中,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昧暧,不仅没有公正地告知后果,却帮着企业隐瞒。

  投产一些时间后,附近的村民们逐渐感到,粮食减产甚至不结果,水质下降不能灌溉,癌症病人增多,死胎畸胎情况时有发生,以前不曾有的怪事在村中不断出现,村民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直到这种情况的出现,群众明显意识到污染的危害,于是纷纷要求政府解决,但当地政府一直在隐瞒、压制,甚至将一些带头上访的群众强行无理关押。最后,造成了上万群众与政府的严重对抗。

  这类事件并不鲜见,近来还听说某地区因污染问题逼得附近村民忍无可忍,竟然以身试法,纵火焚烧厂房。也曾看到公开报道,一个村九年来因污染造成六十多人患上癌症等等。

  这其中,难道当地的官员不懂污染的危害?难道官员们不懂得尊重人的生存权?难道是为了那所谓的GDP、那政绩?很显然,这样的政绩明显是存在着缺陷的,纸包不住火,早晚是要露馅的。这样的政绩,我想再糊涂的官员也不会要的。那还有什么原因让那些官员要引进这样严重污染的企业呢?是什么让他们竟把人民的根本利益视若鸿毛,甚至置人民的生命权不顾,终于引发了群众的激愤呢?

  我不敢妄猜他们的本意。但一个经济问题在这些官员手中,终于引发了一场社会问题,这是切切实实的。

  结果是什么呢,必然是毁了自己,让人民群众遭受苦难,甚至是无法挽回的苦难,同时也严重伤害了群众感情,毁坏了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我们党,没有自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因此,政府官员在作经济决策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必须牢牢记住:人民利益,至高无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