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过英国人的婚礼,也参加过他们的丧礼。婚礼穿白,葬礼穿黑,都简单而肃穆。
结婚仪式宴会一切开销由女方负责,通常有伴郎半娘各一,男女花童各一。印象中最隆重的英国婚礼自然是安妮公主那次。
婚礼完毕,多数有个小小茶会。也有不去教堂,光是注册的,简单隆重,交换戒指后,小俩口在英国本地挑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渡蜜月,所费无几。
英国离婚率不见得很高,离婚手续现在也简化得多了,离婚妇人如果赡养不起孩子们,可以申请福利金。什么都有福利金。
有一次我对教授说:“你们付那么多的税,政府却将之拨入社会福利,去养活好食懒做的人,多不值!”
教授马上改正我:“不要这么想,这样想太危险了,我们赚得到的人原应照顾不幸的人。”
叫我才不干,付百分之三十五强的税,一千元的收入只剩六百五,说笑话,福利再好也是假,对学生及老年人来说,他们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对商人及赚大钱的人来说,他们条气自然不顺。
葬礼在苗圃也很简单,多数是土葬,由牧师主持,家人披黑纱,牧师口中念念有词:“出于尘土,归于尘土……”棺材埋进土内,最亲的亲人撒下第一把泥土……香港是西化的社会,我们很熟悉这种仪式。只是英国人很少来抚棺痛哭这一套,多数呆着一张脸,他们的民族性如此。寡妇们黑纱蒙面,他们多是基督教徒,但不多,享利八世为了娶安褒琳的时候放弃了天主教。
红白两事与中国人也是一个对比,中国人的习俗什么都是酒狗血派,夸张的、生动的、戏剧化的,真累!谁不跟着做就是没“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