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及股票基金(3)


  战胜华尔街作者:彼得·林奇2007-08-0202:47

  理柏的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基金业绩领先于一般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而且往往领先幅度相当大。如果1983年l月1日用100000美元投资于先锋500指数基金(Vanguard500IndexFund),然后一直持有不动,到1991年1月1日就会增值到308450美元。若投资一般的股票型基金,却只能增值到236367美元。指数基金连续8年战胜主动型股票基金,直到1991年才输了一次。

  如果以30年时间来看,主动型股票基金总的投资收益率为2548.8%,被动型指数基金总的投资收益率为2470.5%,相差无几,前者略高一点点。可见,投资者费时费力,拼命想挑选出一个好基金、选个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努力全部都是白费。只有少数几家基金能够持续战胜市场(稍后详述),除非你很幸运找到了其中一家,否则花再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如何挑选好基金都是白费气力。这是另一种扔飞镖选股票的投资方法,干脆把整个靶子都买下来—购买所有指数成分股,哪个股票涨都不会错过。

  连基金研究权威理柏个人也认为,要想研究出来到底哪个基金经理将会是未来战胜市场的超级明星是根本不可能的。前面的证据已经告诉我们这种努力是白费气力。可是在华尔街上人性的力量始终想挑战事实,投资者总是永远不停地在成千上万个基金中寻寻觅觅,想要找出一只持续战胜市场的基金明星。

  我和几位同事也想要发起这种挑战,为前面提到的非盈利机构选择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审阅75位基金经理候选人的个人简历及业绩记录,从中挑选出了25位进行面试。

  后来我们决定同时录用几位基金经理,每人分别管理一部分投资组合。你只要同时投资于几种不同投资风格和不同投资理念的基金,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我们基于以下的一些想法才这样操作:股市变化无常;环境变化无常;某种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或某种类型的基金,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战胜市场。股票如此,基金同样是如此。谁知道下一次投资机遇会出现在哪里?所以不如采取中庸之道,同时购买各种不同的基金,这样才能稳稳当当地赚钱。

  如果你只买一种基金,可能你会碰到基金经理表现失常、业绩不佳的困境,或者该基金选的全是一些不受市场青睐的股票。例如,一只价值型基金或许过去3年业绩优异,但随后的6年却表现一塌糊涂。1989年10月19日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以前,价值型基金连续8年战胜市场,而同期成长型基金却连续输给市场。1987年之后成长型基金连续战胜市场,但1992年却输给了市场。

  基金品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方便讨论,我把最重要的几种基本类型简介如下:

  •资本增值型基金:基金经理各类型股票都可投资,不拘泥于特定投资观念。麦哲伦基金就属于这种基金。

  •价值型基金:选股的主要标准不是盈利能力,而是公司的资产价值,例如天然资源开采公司、房地产公司、有线电视公司、输油管道公司及饮料罐装公司等。这种价值型公司,大多数为了购置资产承担很高的负债。他们追求的目标是,还清债务后公司大赚一笔。

  •绩优成长型基金:主要投资于中盘和大盘绩优股,这类公司在业内地位稳固,成长良好,增长速度稳定,盈利每年至少增长15%以上,因此周期型股票、缓慢增长型蓝筹股都不包括在内。

  •新兴成长型基金:主要投资小盘股。好几年来小盘股一起落后于市场,1991年突然开始以很大优势战胜市场。

  •特殊情况基金:投资那些正常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之处,但突然发生某种事件改变了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