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证券综合研究所 六国虹
在蓝筹股的持续暴挫影响下,大盘下了一山又一山,市场连续的非理性下跌,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站在2007严寒到冰点之下的股市冬天,笔者认为2008年GDP将保持平稳增长,受益于所得税并轨和资产注入股权激励的大面积推行,明年上市公司业绩比较乐观。因此,2008年的牛市行情不会因为这场恶意雪崩而改变,“8000点上庆奥运”将如期上演!对于2008年,笔者预期宏观调控背景下支撑中国经济成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放缓,但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总体环境不会因国际环境变化、国内宏调而改变。实体经济的高位回落,必将导致资本继续出现转向,大量的流动性由实体经济转而加快注入到虚拟经济领域,从而催生虚拟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在这个过程中,股权增值、财富效应将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冲动将极为强烈,今年三季度以来,管理层的诸多“重组新规”并不会抑制市场的重组冲动,一是因为相关文件的出发点是鼓励市场化为导向的并购重组,所以,在并购重组“事前”的监管,其实更有利于并购重组“事后”的二级市场走势,并不是刻意抑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而是防止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利益输送、内幕信息泄露等行为所带来的投资风险,所以,当前的ST股借壳式重组、小公司大集团式的整体上市的趋势并不会削弱,反而会因为“有法可依”,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整体上市的冲动将更为强劲。本研究员预测,未来三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并购重组、产业整合最活跃的经济体,并且,在产业整合造就大批世界第一的中国产业的同时,也为证券市场的股票交易营造空前繁荣。
尽管下半年以来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偃旗息鼓”的氛围,但这个现象只是证券市场主体行为将进一步规范的开始,新一轮并购重组正在悄然酝酿,并将在创新中健康发展,中国产业经济将借助资本市场获得空前的发展动力。原来股权分置的情况下,出于定价的原因,股票很难用来作为并购的支付手段。而全流通之后,在资本并购运作中,当收购方希望独享协同效应的时候倾向于使用现金并购,当收购方希望并购双方共享整合风险的时候倾向于使用换股并购,而在股票支付手段的帮助下,收购方可以轻松完成并购运作。因此,股改后期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的案例将会进一步增多,并且通过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的并购价值将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看到,监管部门一贯鼓励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而中央企业控制着规模极为巨大的优质资产,随着制度因素日趋明朗,这对中央企业谋求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实现产业战略整合、增强协同效应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法制环境,这对中央企业主导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极为有利。
值得我们思量的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勤
因此,本研究员认为,2008年央企以定向增发为主要方式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步伐将大大加快,并将于2008年中期掀起规模空前的产业整合浪潮。当然,从虚拟经济的运行角度分析,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毕竟虚拟经济的繁荣本身就是在叠加风险。另外,中国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在加快,美元区、欧元区的经济运行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形成负面影响。本研究员认为,当虚拟经济繁荣脱离普涨阶段之后,繁荣将向两极分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作为“稀缺资源股”的大盘蓝筹股将继续被追捧,从而导致估值过高再度陷入滞涨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业绩释放殆尽的或增长衰竭的股票将无情被抛弃(首先是基金们发难,然后是多杀多引发雪崩!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由于流动性极为充足,资金推动的失控可能陷入纷乱之中。这就构成了大牛市中局部结构性牛市的基本特征:潜力并购重组、资产注入将成为最具震撼力的核心行情!
在宏观调控与经济永续发展、国际化进程加快等因素交织的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与机会是并存的,因此,把握好相关联动性以及市场热点的转换,将会带来资本增值的最大收益。如今,在这个风霜严寒的季节,我们也不难想象春天来临之后的市场走势,更能清晰地预测2008年并购重组山呼海啸的壮观!如果说2006年是市场整体繁荣的起点年,2007年则是大蓝筹繁荣的演进年,那么2008年将是并购重组繁荣的高潮年份。本研究员认为,在2008年指数冲高之后维持高位震荡的时候,则是个股结构性上涨的大好时机,那时候,必定是并购重组股的天下!
2008年,我们除了关注奥运、交通运输、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