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观察:家庭暴力,四大婚姻陷阱之一!


 

    这段时间,央视法制频道的《大家看法》栏目,在推“12.4特别节目”-《法律服务你》。这档节目每期都由央视法制频道的节目主持人和名人明星们,组成小分队,深入民间进行法律案例的采访和报道。昨天晚上,这档节目聚集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问题。主持人劳春燕带队前往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她们采访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在家庭暴力中由于受到丈夫长期和深重的暴力虐待,一怒之下杀死了老公的女犯。根据情节的轻重、案发的原因和本人的认罪态度和表现等等,这些女人们分别被判处了重度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在央视小分队的采访现场,宽大的屋子里,挤满了身穿统一深蓝色囚服的同类型犯罪的女犯们,仅仅是在一个监狱里,就有如此的同类犯,让人非常惊讶。我想起了前不久刚刚看到的一档谈家庭暴力话题的访谈节目,一位资深专家说:在中国,具有家庭暴力事件的家庭,约占全部家庭的30%。按着中国家庭数量巨大的基数来看,这个比例下的家庭数,真是触目惊心。可是,为什么我们却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呢?我想,这种现象的内热外冷,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大多数家庭没有家庭暴力,自己没有亲身感受,对此也就没有太多的体会了;
   二是,家庭暴力再恶劣,它也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家丑,中国人普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外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了;
   三是,我们的媒体更喜欢报道花好月园的事情,既所谓的展示光明面,而不太愿意讲述阴暗面的故事,似乎那样会给这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也使得我们从公共媒体上很少看到有关家庭暴力事件的报道了。然而,本就存在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你不去关注它就不存在了,视而不见并不能淡化或是去除这种现象的发生。所以,对于社会丑恶现象,揭示、分析、思考,比掩盖、粉饰、美化,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那些在场的女人们并不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凶悍而狠毒,当镜头缓缓扫过每一个犯罪女性的面孔的时候,我们看到,她们和其他的女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其中有强壮硬朗的,也有温柔俏丽的,年龄大都在35-45岁之间。她们不都是家庭妇女式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女性,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戴着眼镜的教师模样的女人,她是一所财贸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从外表看,我们完全想象不到一个文质彬彬的女教师挥刀杀人,而且是杀害自己的丈夫,会是怎么样一种恐怖和不可思议。
   有的女犯还能平静地面对记者和镜头,有的女犯则欲语未说泪先盈,还有的女犯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坐在后面的一个女子听着别人的诉说,显然勾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她还没有开口,就悲愤地昏了过去,被抬出了访谈室。前排的一个女犯刚说了两句,就由诉说变成了哭诉。她大声地哭喊到:“一个女人如果嫁不到一个好男人,真的好痛苦呀!”她那张由于过于激动、过于悲伤、过于愤慨和过于冲动而扭曲了的脸上,糊满了泪水,她的声音嘶哑着,她用整个身心在向社会发出她的呼唤和呐喊。看到这样一个女人,看到这张脸,听到这样的声音,电视机前的我,完全忘了我是在看电视了,我就像是身临其境地坐在访谈现场;她的悲愤和她的哭喊深深震撼了我,也深深刺激了我。她所受的苦难,她曾经的屈辱,她还没有说,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已经听到了。那是一种连心带骨都被浸透了的悲伤;那是一种从头到脚被贯穿了的痛苦!太让人同情、也太让人感动了。还有一位女犯能稍微克制一点,她哽噎着说:“打得太凶了,打得我遍体鳞伤,打得我几次住进医院,我实在受不了。”
    镜头扫过众女犯们的面孔之后,最后停留在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的脸上,她叫黄珍明,出生在云南元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咪哩乡孟棚村,她的娘家和婆家在同一个村里。15年前,黄珍明嫁给了同村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她老公就像太多的乡下男人一样,身强力壮却头脑空空,闲的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他的狐朋狗友们聚在一起赌,赢了倒还好,如果输了,黄珍明遭受暴力的时刻也就到了。丈夫每次输了钱回来,就会拿她出气,把她往死里打,打得她浑身是血,打得她喊不出来,一连几天躺着不能动。每当丈夫出去赌,她都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又有什么样的悲剧要降临到她的身上。打得太多了,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了;打得太惨了,她的身上没有一个地方没有被伤害过;打得太过了,她在祈祷、在哭喊。在无数次的抗争之后,她的心已经疲了,她的人已经木了,她不想再活了,她想和这个毁了她一生的男人拼了,拼个你死我活,从此再不受那奴役苦了。
    1996年6月19日那天,惶恐中的黄珍明又迎来了一个可怕的日子。丈夫又去赌了,又输了,回到家里,又是一通疯狂发泄:死命地搧她的耳光,还觉得不解气,又抽出皮带来,狠狠地抽打她,直到打得精皮力尽了,打得不想动了,才倒在床上呼呼睡去。看到身边鼾声如雷的年轻汉子,黄珍明心说,再这样下去,我要被你打死了。想想她们的一双儿女都还很小,黄珍明犹豫了一下,可是很快地她就下定了决心:顾不了那么多了,今天必须和这个男人拼了,不是他死就是我死了。想到这儿,黄珍明抄起家里顶门的木棒,照着熟睡中的男人的脑袋,狠狠地砸了下去。也许是她的气愤积蓄得太久了,也许是她的心被这个男人伤透了,所有的气恨都化成了有力地猛击,这一棒子下去太狠了,丈夫的脑瓜被她砸得血肉模糊的。看到这种惨状,她一下子慌了;可是,已经晚了,丈夫被她打死了,她也被法院判了无期徒刑。至今已经11个年头过去了,她的公婆和儿女从来也没有来看过她。由于她在监狱改造期间表现得好,明年她就要出狱回家了。为了了解一下此类犯罪的女人回去以后的家庭反应,记者和监狱里的女警们专门驱车6个小时,送黄珍明回了趟家。
    11年过去了,村子里变化太大了,变得黄珍明一时间已经不知道家在哪儿了。走到家门口,婆婆出来了,公公也跟着出来了,还有她那打两岁起就再没见过的儿子。黄珍明见了他们,哭倒在地,跪倒在地,她求亲人们原谅自己。然而,公公、婆婆和儿子没有丝毫的怜悯,也没有丝毫的同情。看着缩成一团又跪在门口的黄珍明,他们说尽了最绝情的话,也骂尽了最难听的话,最后,他们轮番指着黄珍明,坚决地让她滚。没有办法,主持人帮着说,干警们帮着劝,说尽了好话,家人就是不让黄珍明进屋去;儿子更是绝情地说:“我没有母亲,我不认识这个女人。”11年了,黄珍明在监狱的大墙里就要熬出头了,可是,她连踏进家门的可能都没有了。我们不禁要想了:明年,等她出了监狱的大门,她又该到哪里去生活呢?她的家又在哪里呢?一个快40岁的女人,文化程度很低,也没有一技之长,重新开始生活,从哪里起步呢?一次悲剧的婚姻、一个狠毒的丈夫、一次鲁莽的冲动、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把黄珍明的一生都毁了。她往后的路该怎么走呢?
    电视访谈节目已经结束了,可是,那些悲伤的女人,和她们的悲情故事,却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过于热衷于表现那些夫妻恩爱的理想生活了,长期在这种社会文化中熏陶,人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是男是女,爱情和婚姻是很简单也很自然的一种生活。这种戏剧文化所造成的影响是:大多数人对婚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婚姻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婚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婚后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解决和处置。其结果就是我们这里看到的:婚前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婚后也不知道怎么样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报道中说到了:很多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时候,也会到妇联、到各级组织去寻求法律帮助,但是,我们的社会太忽视了,也太轻视了,总认为这是家里事,外人不一定要过多地干预。
   中国人喜欢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还有人更是轻松地认为:“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白天吃得一锅饭,晚上睡得一个枕头。”也就是认为夫妻间吵闹,外人还是少掺和好,好坏人家都是一家人家;或是认为夫妻没有隔夜的仇,睡在一起过一晚上,所有的仇都没有了。这种不重视和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各级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涉及到妇女切身利益、并带有普遍性的这个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和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结果,受害女性在投告无门、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以身试法,舍身自救,在毁灭了罪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了罪人。父亲死了,母亲抓了,孩子放了,老人苦了,家人散了,一家人恶性的循环开始了。这是一场家庭多米诺骨牌效应,老公的无知和粗暴就是对家庭多米诺骨牌的最先一推,其后,忽拉拉,全家的大厦就坍塌了。
    在社会要给以足够重视的同时,女性们也不能完全指望社会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需要有自己更加明智的认识和做法。这就要说到女性的择偶观念了。有的女性在择偶的时候,或是只看钱,认为有钱的老公能让自己过上富日子,就会幸福;或是特别在意男人的外表,认为找一个阳刚、高大而帅气的男人,就找到了自己的爱,和自己的幸福;还有的女人更看重男方的职业和文凭,认为职业体面的男人,会让整个家里都感到体面,学历高的男人,会使孩子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而没有想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作为一个人,他的脾气、性格、品行和心地怎么样?应该考虑的内在素质和个性特点往往没有被考虑,而一些外在的东西却被过分地夸大了,过多地看重了。
    有一件事情给我非常深的印象。我在一所大学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事小王,他是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人很睿智,也很随和,心地也特别好。可是,他的外型太一般了,一个男人只有一米六O的身高,五观也很平常。我对他很熟悉,我特别了解小王的才能和为人;可是,当我把他介绍给多位姑娘的时候,即使是一位在纺织厂工作的身高仅一米四几的姑娘也坚决地不同意。其后,我还帮他登报征婚了几次,可约见了以后,没有一个人对小王有意思。我不禁感慨:我们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才子,原来并不被佳人们看好呀!可见,才子佳人之说是个天大的谎言。佳人们爱才子不假,但是,佳人们心里都会在才子前面加点条件;也就是说,她们更喜欢才貌双全之子。才子如果相貌是西门庆那样的最好;成了武大郎那样的,再有才,佳人们也未必会有好感。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我并没有能给小王介绍成功一个姑娘。正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位从乡村里走出来的佳人,主动地走近了他。那姑娘的亲戚是我们大学的老师,他主动来找小王说的;他看重的不是小王的才华,而是在他看来,只有小王这种相貌的男人才可能不得已而选择一个乡下姑娘为妻,他那亲戚姑娘也才会有嫁个城里人、到城里来生活的可能性。那姑娘最终和小王结婚了,我完全看不出她对小王有任何的爱;而小王的聪明也让他明显地感到了他们之间的婚姻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婚后,小王很无奈地对我说:“我们之间的婚姻就是一种交换关系,她需要一个城市的家庭,我需要一个家庭。”
    故事大家都看明白了吧?上帝很残酷,它让人的人品和人的魅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又让人更爱外表有魅力的人,而不是人品好的人。这种安排,上帝当然有它的想法了:爱,对于人来说,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对于上帝来说,是让人借这个劲,能为自然界传承人类、生儿育女。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爱呢?就是上帝设计的更可能有优良遗传基因的人。也就是说,女人更喜欢身强力壮阳光型的男人,男人也更喜欢有着健康活泼之美的女人。那种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想象的病态美,更多地只是停留在人们的欣赏当中;在择偶的时候,人们所欣赏的漂亮和帅气,是要以身体的健康为依托的。也就是说,越是健康的人,往往就越漂亮,人们也更愿意与这样的人相爱和结婚。这是一条上帝设计好的优选规律,让有着优质遗传基因的人,更容易得到交配的机会,也更容易传承健康的后代。这从自然界的优选来说,是合乎生物进化的要求的;然而,身体的强壮不等于品质的优良,也不等于心地的美好和善良。心地对社会中的人来说,很重要;但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却并不重要。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人的自然属性让人更爱健康的对象;人的社会属性又让人更欣赏心地美好的对象。很多人没有这样的识别,跟着感觉走,选择更具有人体美的人;而有的人更理智,会有意识地去选择心地美的人。当然,最理想的状况,是能选择两者兼而有之的人,自己又喜欢、人品又好。可惜,这样的人不多,碰到的人会很幸福。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可以通过对人的特点进行鉴定的方法,给每一个进入婚龄的人,作一个鉴定,来知道别人择偶呢?比如,鉴定智力、鉴定文化素质、鉴定心理素质,鉴定性能力等等,让每一个择偶的人都能清楚地知道对方的一切,从而各取所需地择偶。在现在的技术手段下,鉴定一个人的各个方面,从人体到心理、到品行,并不困难,但是,这样做会有两个不好的后果:一是,恋爱本身需要雾里看花的效果,越是看不清越,越是互相欣赏,神秘产生美;一开始就看得明明白白的,就没有味道了。所以,事先鉴定,会让恋爱中的人们失去朦朦胧胧的爱情美。二是,一旦婚前每个人的一切都清清楚楚的话,有些人,尤其是相貌吸引不了人,心地又很恶劣的人,就很难找到配偶了。这样的人并不是个别的,如果先贴上标签,让其他人见了之后,躲之惟恐不及,不是要有一些人到了婚龄而无法结婚了吗?这样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又穷、又丑、社会地位又低的人,不是冒着法律的风险,买妻强行成婚吗?这类人越多,社会就越麻烦。
    有人可能会想,是不是可以有办法改变家庭暴力中男人的暴力倾向呢?我认为,家庭暴力中的男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暴行,有天生的性格和后天的素质两大原因。对此,认识到是一回事,改变则是另一回事。我认为在男人中,总会有一个比例的男人,在先天和后天的作用下,具有家庭暴力的倾向,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需要的,是聪明的女人,会凭着自己的眼睛绕过去。
    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太多的婚姻陷阱了。
    第一个陷阱是一方是多情而花心的人。男人更多一些,女人也有。碰到这号配偶,对方非折腾个天翻地覆不可,想寻求稳定感是不可能了;
    第二个陷阱现在大家看到的也越来越多了。我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姑娘们,宁找色狼别嫁色盲》。我的主要观点是:过于好色的男人对女人来说未必是最大的坏事,找一个完全不好色的色盲型的男人,才是女人的一大悲哀。后一种男人主要是指具有同性恋意识的男人,他们可以对同性的男人很疯狂,而对异性的女人,即使再如花似玉,也无动于衷。嫁给这样的男人,是标准意义上的守活寡,会让正常的女人苦不堪言。这篇文章是我一年多以前写的,在不同的博客上发表的时间会有先后。最近,我在人民网的论坛上看到有人剽窃了我的这篇文章。
   第三个陷阱就是这里所说的家庭暴力了。
   第四个陷阱,对方是一个过于自私或者过于无能的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太差,让跟着他过日子的人看不到更多的希望,也体会不到更多生活的快乐。这类人往往有三大爱好,那就是黄、赌、毒。
   非常可惜的是,上面那个故事中所说的黄珍明原来的老公,就同时给她设了两个婚姻陷阱,第三号陷阱和第四号陷阱。没有碰到婚姻陷阱的人是幸运的,可能会有幸福;不幸碰到婚姻陷阱的人是不幸的,要跳出来非常得难,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尤其是那些在婚姻中有多个婚姻陷阱的人,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婚前被大家所看好的东西,往往在婚后并不觉得很重要;而婚前不被大家所看好的方面,婚后体会得却尤其深刻。我非常同情那些可怜的女人们。我想给还未进入婚门的姑娘们说一句话:请在婚前择偶的时候,千万擦亮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