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干部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五点期盼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认真贯彻《通知》要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基层是党和国家建设的基础,是工作落实的末端。作为基层干部,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愿不愿抓落实,去不去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而且直接关系到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和确定的各项任务能不能落到实处,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基层干部带头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善于、勤于、勇于抓好《通知》精神的落实,是其所处的地位和应尽的职责所决定的。

  所谓落实,概言之就是要把十七大精神,通过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之产生预期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落实”与否反映了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因此,笔者对基层干部落实十七大精神有五点期盼:

  其一,带着感情,狠抓落实。感情是做好工作落实的基础。带着感情做工作,什么工作都会落实得好;没有感情,什么工作都落实不好。带着深厚感情抓落实,才会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会出实招,见实效,促发展。党和人民把我们安排在基层工作岗位,这是党和人民的重托,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落实十七大精神,真正把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其二,不喊口号,狠抓落实。无论哪一级领导干部,无论他说了多少话,喊了多少口号,作了多少指示,如果不抓落实都是枉然。不讲空话套话,狠抓落实,是党员干部应遵循的一项工作原则。时下,有些基层干部急于想把工作搞上去,出政绩,总想着用口号来鼓舞人心,可这些花拳绣腿,是哄不住群众、蒙不了群众的,更不是长远之计。要想得人心,基层干部必须拿出切合实际的好决策、好办法,真正地把民生问题解决好,用群众的满意度来体现十七大的科学决策和发展成果,群众才会欢迎你,你在群众中才会有威信。记得有位将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平时不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谁与你赴汤蹈火?”这句话令多少战士感动。因此,只有注重解决好民生问题,群众才会与你心心相印。

  其三,改进方法,狠抓落实。这是提高抓落实水平的核心。工作中,有些基层干部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由于不善于抓落实,干不到点子上,抓不到关键处,结果是劳而无功、疲而无效。所以,抓好十七大精神的落实不能只凭工作热情,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和工作技巧,必须学会高水平策划、高水平操作,才能达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搞好决策谋划。认真学习《通知》精神,认清形势和任务,把握上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下情,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制定可操作的措施,达到上情与下情的有机结合。二是搞好责任落实,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搞好力量调配。要谋篇布局、排兵布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车间、进村寨、进头脑的工作,使学习教育覆盖到各个社会群体。

  其四,联系实际,狠抓落实。落实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的科学决策,都是着眼宏观,基于国情,对全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我们每一个地方的省情、区情、县情又是具体的,情况各不相同,问题千差万别。因此,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时候,就必须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十七大精神的共性要求与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党和国家的原则规定变为可操作性措施,因地制宜地做好具体化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工作态度、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把十七大提出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任务化作具体的行动,十七大精神也才能对全国各地的工作真正起到统领和指导作用。

  其五,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抓落实,不能搞空对空,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必须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体现在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上,体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上。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胸怀全局,讲政治;严明纪律,讲原则;立党为公,讲正气;严格程序,讲效率;求真务实,讲实干。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以自己的真心诚意换取群众的心服口服,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唤起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戴和支持,用抓好工作落实的优异成绩,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胜利的征途上,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