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费移交地税代征实属无奈之举


  从10月1日起,湖北省将由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移交地税部门代征。为了统一行动,此前省政府还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笔者有幸代表本单位参加了此次会议。听罢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以及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表态性发言后,笔者对这一号称“开全国之先河”的“创造性改革”生出不少疑惑,现一吐为快。

  “在排污费征收方面,湖北省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2006年,湖北征收排污费3.4亿元,而湖南为5.1亿元、河南为6亿元。不仅低于周边省份,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其实,从省长到县长,大家都心知肚明。比如说,此次电视电话会披露:有的地方出台“零收费、零罚款、宁静日”等土政策,干预排污收费;有的地方征收排污费没有全额上缴国库,造成污染治理资金流失;有的地方排污费虽然征收了,但管理不严,擅自挪作他用。

  出了这些问题,各有关方面都应作深刻反思。

  “干预排污收费”,明显是政府“越位”。比如说,11月底,湖北省财政厅派出财政监察专员办对各地排污费征管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各地政府对排污费征收有决定权,收多收少都由政府说了算。笔者曾经采访过某地的一位环保局长,他说,他们县一年核定的排污费收入约300万元,而县领导只允许他们收一半。理由很简单,收多了“老板们”有意见,不利于眼下的招商引资。这充分说明,行政干预是排污费难以征收到位的主要原因。县领导的一句话就能减150万元,这不是拿国家法律法规开玩笑吗?排污费“取之于排污用之于治污”,这在国务院第369号令《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7月1日起施行)中说得清楚明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为何我们有些政府官员至今还执迷不悟呢?

  “征收排污费没有全额上缴国库”,这显然是政府财政给环保部门的“饭”不够“吃”所造成的。这个答案是笔者听了此次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以及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表态性发言所悟出的。会议反复强调,排污费移交地税代征后,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将环保部门的人员经费和专项经费等支出足额纳入财政预算。这其实是“不打自招”!说明在此之前,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压根儿就没有落实好环保部门的财政供给。政府财政供给不足,环保部门当然要想“心思”弄点“私房钱”。环保部门的这一错误做法,实属是“逼良为娼”。事实上,此次电视电话会结束后,有不少地方的财政部门这才加紧编制正规的环保部门预算。如今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的肚子总算填饱了,然而干的活儿却少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有的地方出现“排污费虽然征收了,但管理不严,擅自挪作他用”这个问题,要追究责任恐怕也不在环保部门。国务院第369号令明确规定,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是用于污染防治。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因财力不足,政府领导也不得不示意财政部门将排污费当“口粮”拨给环保部门,把防治污染的钱拿来防治“饥饿”,“收支两条线”更是无从谈起。这其实就是“最疯狂的挪用”!湖北的排污费征收额度本来就很小,恐怕没有哪家环保局能用这点小钱来盖豪华办公楼、购买高级小轿车吧?

  湖北省政府的领导一方面把湖北的排污费收入与周边省份、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比,说是收得太少太少,流失得太多太多;另一方面却声称,排污费征收办法的改革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要营造一种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环保机制。这显然不能自圆其说。不容置疑,将本应由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移交地税部门代征,其主要目的还是想多收一点。然而,到底能不能多收呢?笔者以为,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排污费尽管移交地税部门代征,但其征收的数额核定权仍然像以往一样掌握在环保部门手中。除非因增加了排污者、增加了污染物排放种类或数量而带来的“自然增长”。

  说来道去,将排污费移交地税部门代征,其实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无奈之举。因为“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排污费依然由环保部门核定,不明智的政府官员还是要“干预排污收费”。也就是说,环保部门“说”收多少,地税部门就收多少;政府官员要“减”多少,地税部门就减多少。这种“创造性改革”到底体现在哪里?窃以为,无非是改变了征收主体,多了一个部门、多了一些人介入,加大了征管成本而已。

  拙作写到这里,已是夜深心沉。同一种费执行同样一部法规,核定同样一个数额,又是在同一个政府领导之下,怎么能因为改变征收主体而多收?!

  要想把排污费足额征收到位也并非难事,那就是请我们的“县老爷”像包公那样执法如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如果各级政府都能做到这一点,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那么将排污费交给谁收都不成问题。至于说将排污费移交地税部门代征,就能“营造一种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环保机制”,这是闻所未闻的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人海战术”绝对不可能营造什么“机制”,效率优先才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学识粗浅,可能有说错的地方,请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