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观察:能挣会花说节俭


                                      

    现在的人们常说一句话:能挣会花。我觉得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其中大有讲究。从道理上来说,每个人手头的钱是挣来的减去花掉的剩下来的,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大家都很容易想明白;可是,有人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一具体到自己,有时候会犯糊涂。我们不是经常在案件故事里看到,原来的富翁由于迷上了黄赌毒,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不薄的家当挥霍一空了吗?大多数人不会那么傻。可是,具体到怎么才是能挣、怎么才是会花,每个人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我的理解是:能挣,就是在合法的限度内,尽可能多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去挣钱,趁着年轻能干,趁着身强力壮,为今后的养老生活做足够地铺垫;而会花,则表现在多个方面。在这里,我只想说一个方面,就是我在日常生活里,在衣食住行里,在水电煤话里,是怎么样巧用心思,节约生活成本,以达到最小化的费用支出的。
    我的生活体验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小、分、泡、焖;更准确地说是:六小六分、三泡三焖。
    先说这六小,我的六小是:小火、小灯、小空调、小冰箱、小热水器和小微波炉。
    这小火,指的是煤气灶的火。我喜欢吃肉,也经常需要炖肉。把洗净的肉放在开水里滚一下之后,倒掉开水,加上凉水;这炖肉时,最主要的功夫就上手了。先用大火把凉水烧滚,然后,很快地开到煤气灶的最小火,开始用小火炖了。这又分两种,马上要吃的,和隔断时间再吃的。马上要吃的,用小火炖1小时,那肉又软又酥,吃口极好;马上不吃的,把肉放进焖烧锅,加凉水,用大火滚开,再用小火炖上10分钟;然后,去火,肉在焖烧锅中,焖几个小时;要吃的时候,再用大火滚开,就好了。
    这小灯,指的是家里的所有照明灯。一是灯的瓦数要小,对多灯头的卧室灯和客厅灯,我都用的是3瓦的灯头;对厨房和卫生间的单灯头,我则用5瓦的灯头。当然,这么小的瓦数用普通灯泡太暗了,我选择的是节能灯,又省电亮度又好。另外,在卫生间,我还装了一个2瓦的小灯,那是晚上上厕所的时候用的,光线暗暗的,夜里不刺眼。
    这小空调是我自己的体会。我的新房子是两房两厅的,我只买了一台空调,装在我的卧室里。这间房子有14平方米那么大,当初买空调的时候,多个牌子的销售人员众口一词地说:“1P机针对的是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14平方米的房子,一定要买1.5P的,至少也要买1.2P的”。我就不相信,因为我原来的老房子,有一间14平方米的房间,用了1.2P的空调,有点冷;所以,我就坚持给新房子买了个1P的空调。已经用了一个夏天了,感觉非常好。晚上睡觉的时候,开到27度就足够了。我想,这和房间的密封有关,新房子如果质量不差的话,密封大都比较好;1P的空调,一间15平方米以下的房间,足够了。不光是买空调,买其它电器,销售员也总是喜欢推销大个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关键是自己要有主见,那过多的电费不是还要自己掏么。
    小冰箱,我觉得现在更实用。我所住的松江新城有两家大卖场,都离得不太远,每天也都有多趟班车来回地接人,去跑一次很方便。所以,买荤菜,我不需要一次买得很多,这样,更新鲜,也不需要我用过长地储存来增加食物的成本;素菜嘛,就更不需要多买了,我家门口有附近农村的村民提篮小卖当天从地里摘下的新鲜蔬菜,吃时再买,又新鲜又无需储存,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小热水器,买的时候也和买空调一样的,销售员还是推销那大的,60升的或是80升的;我还是买得最小的,40升的。如果不是在冬季,一点儿问题没有;到了冬季,如果是两个以上的人接着洗的话,中间要隔15分钟。不过,这种时候很短。有人可能会问:你说的是电热水器还是燃气热水器呢?我说的是电热水器,因为电和燃气相比,前者晚上10点以后有半价电,而后者则不分高峰和低谷,所以,前者更实惠。
    小微波炉,是说如果只是家里一般加热食物的话,700瓦的小微波炉就足够了。千万不要花钱去买更多不用的机器功能,家里的日子更多的是感受而不是表演。
    再说这六分,分别是:大小电视、空调与空调扇和小风扇、分水马桶、分档油烟机、分格冰箱和分时电表。
    我家有一台34寸的电视机和一台21寸的电视机。平时看新闻或是边干别的事边看电视的时候,可以看看小电视;看正式的电视剧和大晚会的时候,再开大电视,各取所需。
    冬季,我是完全不需要用空调和风扇的,所以,有关空调和风扇,我都是为夏季准备的。我的做法是:白天不太热的时候,开开风扇就行了,而比较热的时候,则开空调扇;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为了保证睡眠的质量,我才会开空调。
    现在的马桶,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节约用水了。圆圆的按钮,分成了大小两半,小半冲小便,大半冲大便。装修新房的时候,在价钱相当的情况下,当然要买这种分水的马桶了;自己用起来没有任何的不方便,一个月下来,也能节水不少。
    油烟机,一般都有几个档:强抽、中抽和弱抽。有人不管烧什么,都开强抽,那是对机子不熟悉。我的做法是:用油炒的时候开强抽;用大火煮的时候,用中抽;而用小火炖的时候,弱抽就足够了。
    冰箱,也很有讲究。我的新冰箱,冷冻室是四格抽屉。放东西的时候,就要为拿东西的方便事先考虑了。我的做法是:先给四格分一下类,分表放着肉类、鱼类、豆制品类和速冻食品类的食品,这样,用的时候很顺手,知道该拉开哪一格,也很快就能把东西取出来了。开门越少、开门越快,当然保冷越好,也就越省电了。
    分时电表在上海已经很普遍了。白天是平价电,夜晚是半价电。花100元钱就能把原来那种不分时的电表变成分时电表,这在夏天夜间用空调的时候,差别的体会尤其明显。至于新房子,住进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分时电表了,并不需要另外再操心更换。
    再说说三泡三焖。三泡是泡米、泡菜、泡衣。我的体会是,不管洗什么,用泡作为前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是说,不要一上来就急着洗好,洗什么最好先泡一泡,洗衣尤其如此。有人采用加量洗衣粉或是增加洗衣时间的办法来强洗衣服,以为那样衣服才洗得干净,我觉得这样做太蛮;更巧妙的做法是,把要洗的衣服放进洗衣机之后,用温水把洗衣粉冲泡开,然后,倒进洗衣机,将衣服泡一段时间,最好能泡一个小时以上。当然,时间太长了,也没有必要。衣服上的脏东西,被浸泡浮起之后,只要开洗衣时用快速洗,衣服就会洗得很干净了。这样做时,洗衣粉不需要放很多。泡,实际上是洗衣不可缺少的前奏,以前没有洗衣机的时候,我们洗衣服时很会用泡,可是,有了机子之后,有人倒把这个又有效又省电省水的做法忘记了。
    至于洗菜和洗米,道理也一样,泡一段时间之后再洗,比直接去洗要容易得多,也节水得多。
    我说的三焖,指的是焖肉、焖汤和焖粥。如果时间不是很紧的话,并不需要用大火或是连续的火来强焖饭菜汤。我的做法是:用焖烧锅把这三样用大火滚开,小火炖一下之后,更多地采用焖的办法来软化食物。可以根据情况和食物的多少,采用两头滚中间焖的方法:开始滚一下,吃前滚一下,中间焖一下,或是中间再加滚一次。这样,更少地用了火烧,而更多地用了热焖,这样做的结果,是食物更容易酥嫩,味道也更容易入汤,操作简便、效果又好。
    当然,在衣食住行中,还要注意另外的一些问题。比如,有人喜欢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把通凉台的门窗连墙全部敲掉,觉得这样可以更有整体效果。我不这样认为,敲掉了这堵隔离,房间成了只有外面封凉台的一道玻璃隔断了,夏天费空调、冬天会很冷。我觉得这个隔断非常重要,夏季可以使房间的密封更好,空调效果更佳;冬天,则保温效果更好。另外,还有安全的作用。
    还要说说行。有人看到别人买车,既体面又时尚,不顾自己的实际,也凑了上去。我目前完全没有觉得有这个必要。上海的地铁网络还有五天又要加进三条新线和另外两条老线的延伸线了,坐地铁出行,也就越来越方便了。地铁是市内所有交通工具里最快捷的,性价比也最佳,是我出行的首选。出了地铁口,另外再打个车或是坐段公交就有了。当然,如果要去的地方不是很远的话,我更倾向于骑自行车;又能健身、成本又低,又能最接近目的地,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生活中有很多的方面,每个方面也都有很多种选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完全一样,家里人的多少也不一定相同,不可能同样地选择生活。但是,我相信,我的做法对很多人是会有一些借鉴和参考价值的。节水节电节能,从大的方面来说,每人做一点,对国家对社会都有好处;从小的方面来说,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省下来一些电水煤,同时也就省下了钱,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