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城市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主要因为其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跨区域发展问题。2006年银监会强调,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必须坚持达标原则、有利原则、适合原则和市场原则。其中的达标原则,就是对于申请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必须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银监会还公布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涵盖了资本、资产、管理、赢利及流动性等,与原来的评级体系相比,要求更高,考核指标更多。这意味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门槛已悄然升高。
其次是金融服务问题。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撑。但目前相当多的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无论是金融产品的种类、科技含量,还是金融创新能力,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距。各类产品仍主要集中在存贷款方面,产品品种过于单一。金融产品如银行卡、电子银行、个人理财和网上银行等新兴高科技类产品的科技含量明显偏低,且盲目追求大而全,缺少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
再次是风险管理问题。集中表现在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尚未建立,风险管理活动仍集中于传统信贷领域,还不能做到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覆盖”,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相差甚远。风险管理技术落后,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不强,大多数银行没有开发量化模型,还不能实现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量化管理。风险管理赖以开展的业务信息系统也不完善,数据缺乏,不能做到对风险的科学定价。风险管理人才缺乏,风险管理队伍薄弱。在目前利率、汇率日益市场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上述问题给城市商业银行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的支撑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要战胜上述挑战,城市商业银行若不实行特色化经营,显然是不行了。从当前发展环境的需要说,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银行本外币总资产达1051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2%。外资银行凭借其在资本实力、管理体系、营销策略、高端业务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对中小银行业将带来全方位冲击。另方面,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纷纷股改、引资和上市,其经营更注重特色,如大力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增强为高端客户和集团客户服务的能力;实现全国通存通兑服务和发展个人银行业务,改进及完善电子银行业务体系;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服务深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等等。2006年,各国有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资产证券化业务、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外汇业务等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如此激烈的内外竞争,令城市商业银行别无选择,只有走特色经营发展之路,才可能搏得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金融支持,在具体项目改革及建设中更需要了解本地的金融机构需要。而城市商业银行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依托当地经济发展,致力于为城市社区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尤其是更熟悉本地的社会政治法律环境、本地的风土人情、市民及企业的资信状况。而其他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持相对缩小,刚进来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短期内还不会很明显……为此,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势当抓住机遇来彰显作用、壮大自己。
从自身经营的选择说,城市商业银行银行特色化发展的选择是理性的。有专家预测,随着银行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今后国内商业银行将分化成大银行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小银行将会向区域性银行发展。尽管对这一观点许多中小银行并不认同,但实际上,建立专业优势、以特色凸显竞争力,基本上已成为中小银行转型的共同选择。
那么,城市商业银行究竟该如何去实现特色化经营呢?
引入外资入股,打造特色产权。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资本为纽带改善自身股权结构,促进管理手段与经营理念上变革,进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发挥城市商业银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殊作用,在特色产权构建中应该重点考虑股权人分散性及地方政府、企业、职工等持股特性。通常,地方政府财政占20%~30%,剩余部分由机构投资者、中小企业、职工等共同持有比较合理,但这种结构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而要引入外资,并逐步减弱地方财政的相对控股地位。城市商业银行中最早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在1998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取得上海银行5%的股权,随后,外资银行进入城市商业银行的速度明显加快,持股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上海银行的产权结构为中资法人股29.65%、政府股28.06%、个人股24.29%、汇丰银行(香港)8%、国际金融公司7%、上海商业银行(香港)3%。这种股权结构有力地帮助上海银行确立了市场定位和创建地方优秀公众品牌。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还可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丰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也可以加强中外资银行在具体业务品种上的协作,提高业务创新能力。
明晰市场定位,打造特色发展战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最突出的发展特点就是其地方性,这决定了它们的服务对象和市场定位基本上就是中小企业和市民。城商业银行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服务地方、服务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但总体上看,仍存在战略定位不清晰、摇摆不定的问题。面对商业银行竞争市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客户定位,深入挖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潜力,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思路是:有舍有保,有进有限,发挥自己的优势,整合系统资源,在“特色”上做足、做好文章,构建成“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的主要依靠银行”、“金融服务的‘百货公司’”。
集中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品结构。城市商业银行除了在传统的存贷、结算、汇兑等业务上需要精益求精之外,更应该在自己的市场定位方向上集中资源从事某一客户群体的专业化经营,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金融产品、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异的特色金融产品。如面向市政工程,金融产品要体现财政性,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配套,与市政项目相匹配,灵活、高效为地方排忧解难。面向市属企业,城市商业银行应主要考虑与相关部门合作设立新技术产业风险担保基金,由该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地方财政合作设立私营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帮助解决私营企业融资难题;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融资、咨询、培训、担保等一条龙服务。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金融产品构建要体现个性化,如代理保险;开办银行卡业务,方便市民消费;开办个人信贷业务,如汽车、住房按揭;开办咨询业务,重点为理财策划。由此形成特色产品结构,并逐步打造出具有高含金量的产品与服务品牌。
整合金融资源,走重组改造和联合的特色路。目前城市商业规模很小,不具备竞争优势,但通过重组改造与联合,可以突破经营地域的限制,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抵抗市场冲击的能力。譬如上市重组,像目前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正在积极准备上市;联合重组,规模相似、管理模式雷同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可以采取建立业务伙伴的方式;并购重组,可以选择在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进行横向并购,也可以在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纵向并购;入股重组,是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持股比例逐步降低的过程,不但可以改善银行经营手段和管理方式,民间资本的入股还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商业银行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合作应进一步开展。例如区域内的卡卡通、柜柜通、异地灾难备份等。
强化竞争手段,打造特色服务体系。在构建特色服务中要积极推进主动服务新理念。在提高服务水平上制定和完善各项业务的具体服务规范标准和业务操作流程,对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制定统一、详细、规范的标准,使每位职工接待客户做到有礼、有理、有节。自理业务要规范、准确,让顾客感受到温馨、融洽、愉悦,同时要超越顾客的期望。要积极推进客户经理制度,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缔结客户伙伴新关系,赋予金融服务新内涵,构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的银企关系。要提高电子科技化服务水平,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从而为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含量高的零售银行业务。
首先是跨区域发展问题。2006年银监会强调,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必须坚持达标原则、有利原则、适合原则和市场原则。其中的达标原则,就是对于申请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必须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银监会还公布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涵盖了资本、资产、管理、赢利及流动性等,与原来的评级体系相比,要求更高,考核指标更多。这意味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门槛已悄然升高。
其次是金融服务问题。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撑。但目前相当多的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无论是金融产品的种类、科技含量,还是金融创新能力,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距。各类产品仍主要集中在存贷款方面,产品品种过于单一。金融产品如银行卡、电子银行、个人理财和网上银行等新兴高科技类产品的科技含量明显偏低,且盲目追求大而全,缺少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
再次是风险管理问题。集中表现在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尚未建立,风险管理活动仍集中于传统信贷领域,还不能做到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覆盖”,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相差甚远。风险管理技术落后,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不强,大多数银行没有开发量化模型,还不能实现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量化管理。风险管理赖以开展的业务信息系统也不完善,数据缺乏,不能做到对风险的科学定价。风险管理人才缺乏,风险管理队伍薄弱。在目前利率、汇率日益市场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上述问题给城市商业银行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的支撑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要战胜上述挑战,城市商业银行若不实行特色化经营,显然是不行了。从当前发展环境的需要说,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银行本外币总资产达1051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2%。外资银行凭借其在资本实力、管理体系、营销策略、高端业务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对中小银行业将带来全方位冲击。另方面,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纷纷股改、引资和上市,其经营更注重特色,如大力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增强为高端客户和集团客户服务的能力;实现全国通存通兑服务和发展个人银行业务,改进及完善电子银行业务体系;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服务深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等等。2006年,各国有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资产证券化业务、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外汇业务等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如此激烈的内外竞争,令城市商业银行别无选择,只有走特色经营发展之路,才可能搏得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金融支持,在具体项目改革及建设中更需要了解本地的金融机构需要。而城市商业银行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依托当地经济发展,致力于为城市社区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尤其是更熟悉本地的社会政治法律环境、本地的风土人情、市民及企业的资信状况。而其他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持相对缩小,刚进来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短期内还不会很明显……为此,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势当抓住机遇来彰显作用、壮大自己。
从自身经营的选择说,城市商业银行银行特色化发展的选择是理性的。有专家预测,随着银行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今后国内商业银行将分化成大银行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小银行将会向区域性银行发展。尽管对这一观点许多中小银行并不认同,但实际上,建立专业优势、以特色凸显竞争力,基本上已成为中小银行转型的共同选择。
那么,城市商业银行究竟该如何去实现特色化经营呢?
引入外资入股,打造特色产权。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资本为纽带改善自身股权结构,促进管理手段与经营理念上变革,进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发挥城市商业银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殊作用,在特色产权构建中应该重点考虑股权人分散性及地方政府、企业、职工等持股特性。通常,地方政府财政占20%~30%,剩余部分由机构投资者、中小企业、职工等共同持有比较合理,但这种结构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而要引入外资,并逐步减弱地方财政的相对控股地位。城市商业银行中最早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在1998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取得上海银行5%的股权,随后,外资银行进入城市商业银行的速度明显加快,持股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上海银行的产权结构为中资法人股29.65%、政府股28.06%、个人股24.29%、汇丰银行(香港)8%、国际金融公司7%、上海商业银行(香港)3%。这种股权结构有力地帮助上海银行确立了市场定位和创建地方优秀公众品牌。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还可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丰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也可以加强中外资银行在具体业务品种上的协作,提高业务创新能力。
明晰市场定位,打造特色发展战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最突出的发展特点就是其地方性,这决定了它们的服务对象和市场定位基本上就是中小企业和市民。城商业银行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服务地方、服务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但总体上看,仍存在战略定位不清晰、摇摆不定的问题。面对商业银行竞争市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客户定位,深入挖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潜力,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思路是:有舍有保,有进有限,发挥自己的优势,整合系统资源,在“特色”上做足、做好文章,构建成“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的主要依靠银行”、“金融服务的‘百货公司’”。
集中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品结构。城市商业银行除了在传统的存贷、结算、汇兑等业务上需要精益求精之外,更应该在自己的市场定位方向上集中资源从事某一客户群体的专业化经营,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金融产品、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异的特色金融产品。如面向市政工程,金融产品要体现财政性,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配套,与市政项目相匹配,灵活、高效为地方排忧解难。面向市属企业,城市商业银行应主要考虑与相关部门合作设立新技术产业风险担保基金,由该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地方财政合作设立私营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帮助解决私营企业融资难题;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融资、咨询、培训、担保等一条龙服务。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金融产品构建要体现个性化,如代理保险;开办银行卡业务,方便市民消费;开办个人信贷业务,如汽车、住房按揭;开办咨询业务,重点为理财策划。由此形成特色产品结构,并逐步打造出具有高含金量的产品与服务品牌。
整合金融资源,走重组改造和联合的特色路。目前城市商业规模很小,不具备竞争优势,但通过重组改造与联合,可以突破经营地域的限制,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抵抗市场冲击的能力。譬如上市重组,像目前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正在积极准备上市;联合重组,规模相似、管理模式雷同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可以采取建立业务伙伴的方式;并购重组,可以选择在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进行横向并购,也可以在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纵向并购;入股重组,是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持股比例逐步降低的过程,不但可以改善银行经营手段和管理方式,民间资本的入股还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商业银行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合作应进一步开展。例如区域内的卡卡通、柜柜通、异地灾难备份等。
强化竞争手段,打造特色服务体系。在构建特色服务中要积极推进主动服务新理念。在提高服务水平上制定和完善各项业务的具体服务规范标准和业务操作流程,对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制定统一、详细、规范的标准,使每位职工接待客户做到有礼、有理、有节。自理业务要规范、准确,让顾客感受到温馨、融洽、愉悦,同时要超越顾客的期望。要积极推进客户经理制度,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缔结客户伙伴新关系,赋予金融服务新内涵,构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的银企关系。要提高电子科技化服务水平,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从而为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含量高的零售银行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