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腌菜坛子
我一直觉得,一个家里一定要有这么两件东西才好:枸杞杜仲酒和腌菜坛子。不然就一定是尚未走上正轨日子味不够浓的家庭。你到那些新婚的小夫妻家里一般是见不着这两样东西的,尤其是城里的小家庭。
厨房里有个腌菜坛子,就像男人觉得家里有女人一样心暖。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否喜欢吃腌菜,但在我的家乡是家家都有这个家什的。每年夏天,新鲜的辣椒上市了,农民和贩子就大篮小筐将辣椒运进集镇来,市场上堆得小山似的,老远就能闻到呛鼻子的辣味。人们相呼去市场,少则买上几斤,多则买上十几二十斤,除了新鲜吃的外,其余的用坛子腌起来。先是剪蒂选优,然后洗净凉干剁碎,用适量的盐一搓,再装入坛子筑紧,然后盖好盖子便成了。过上十天半月,辣椒就有一股酸叽叽的味儿,这就可以抓出来做菜用了。家乡的菜如此美味,多赖这股神奇的酸辣味。烧个家常豆瓣鱼呀,来个生闷烧肉、黄闷鸭、炒鸡丁、烧泥鳅黄鳝什么的,哪样少得了腌辣椒呢?就连炒个莴笋肉丝也要加上一匙,其味远胜味精鸡精。
自从来到城里后,我老觉得这里乡味已不够正宗。城里融合东南西北风味,辣味不足,温和有余,老觉得吃不饱饭。每年我都要捎信给母亲,让她托人带些腌制好的辣椒来。母亲的老菜坛子腌出来的东西要比新坛子腌的味道好许多,仅是想着坛子里有母亲腌的辣椒就觉得母亲在我身边,心里很踏实。
还有,腌菜坛子里少不得酸菜。湖北人爱吃酸菜鱼,你看酸菜有多重要。家乡有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曾写过一篇散文《晒青菜》,你看他讲得多有味道:“正月尾二月初,是晒青菜的季节了,家乡人将院门前迎春的爆竹屑细细扫净,青菜剖开来,一棵棵摊成均匀的方阵。没有晒场的人家便在阳台、窗台上晒,竹蔑串起来、细麻绳吊起来晒……”青菜晒蔫了就洗净装坛,往往是同辣椒腌在一起的,味道互相渗透。在城里是断难见到这种全民大行动的热火朝天的场面的。
记得刚到城里时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虽是小锅小灶的,我还是乐意自己做饭。腌菜坛子竟有两个,小坛子主要是腌辣椒,大坛子则腌“大路菜”,萝卜,青菜,豇豆等等均可入坛。萝卜丝晾干水气就可以腌了,头天放进去,第二天捞出来,拌上辣椒油,一咬嘎嘣脆,很爽。单是腌菜下饭也能吃下三大碗。后来我又调了单位,单位安排住招待所,腌菜坛子只好留在原处。我每隔一周就要打电话给原来同室的朋友,叫他别忘了给坛沿加些水。他就笑我年纪轻轻竟婆婆妈妈的,有“腌菜情结”。
如今,城里人的家庭生活日趋社会化了,不用事必躬亲,要吃腌辣椒腌酸菜,就去超市买袋装货。何况现在的年轻夫妇多在父母家蹭饭,要么就吃食堂,下馆子,上快餐店,这当然洒脱方便,但在我看来还是缺了些烟火味日子味。朋友,如果你有了空就来我家串个门,我好好地弄几个地道的家乡菜招待你,然后再喝一二两枸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