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景点被变卖缘于政府利欲冲动


梁奇

为开发周围旅游资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乔家大院的经营权被当地政府当作股本,投入新成立的“山西乔家大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226新华网:http://news.163.com/07/1226/10/40KQ80QJ0001124J.html

毋庸置疑,地方政府把国家重点文物景点乔家大院折股外卖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相信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并不是法盲,而是在利欲冲动之下,不惜干出违法的事情来。无论怎么尽力发展地方经济都是非常应该的,但地方政府竟然在利益面前敢于带头违法,实在是令人惊诧不已。人们,尤其是投资者不禁要问:违法的政府是如何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的?

不错,把文物景点打包卖给投资商,也许能够给地方带来一时的繁荣和巨大好处,但是这点繁荣只能是暂时的,而所谓巨大的好处也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愚蠢短期行为,它与文物的宝贵与无价相比,简直是九牛不值一毛。绝大多数情况下,文物景点被“变相出卖”肯定会遭到包括文物保护者在内的有识之士们的强烈反对,但是有关主要决策者在急功近利的强烈冲动和“一言堂”的独断之下,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是赢弱、无奈和多余的。

其实,地方政府利欲冲动,心情浮躁,也有其苦衷。因为政绩的考核往往是以GDP和财政的增长为硬指标,而在这些硬指标的指挥棒之下,其它诸如环境污染恶化、能耗增加,资源浪费、文物景区保护等等都可以忽略了。甚至,连刚性的法律也可以轻易突破,一句话,就是为了GDP和财政增收,一切都可以靠边。因此,连国家级的文物景点打包外卖或者股份化这点违法违规,就不在话下了。在有关各方质疑时,还一脸的无辜:什么都按法律办事怎么可以确保财政增收,政府运作的费用哪里来?前几天,就有一个地方政府法律办的负责人还语出惊人:政府很多事情是不能按法律办事的。呜呜悲哉,真难想像,不按法律办还要法律干嘛?

地方政府利欲冲动和心情浮躁,与不惜违法违规,根本原因就是不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对地方长久可持续发展负责任。说得难听些就是如此敢于违法违规的背后,很可能有私心私利或者见不得光的东西在起着作用。

要消除地方政府这种违法愚蠢的利欲冲动和浮躁心情:一要改变政绩考核标准与方式,宁可发展慢一点,不可违法违规发展错;二要加大违法违规成本,让主要决策负责人意识到违规违规的严重后果;三要推进民主决策,透明执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可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四要加强人大、政协、媒体、民意等监督,依法匡正地方政府的不法执政行为。惟有如此,重点文物也被变卖的怪事才会减少发生或得到杜绝。